《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传奇故事 > 神奇的洪泽湖水上游击战
神奇的洪泽湖水上游击战
作者:赵先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7002
1941年3月,张爱萍奉命率新四军三师九旅开赴洪泽湖地区,发起了洪泽湖剿匪战斗。是年5月初,建立了中共洪泽湖工委和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洪泽湖管理局,同时组建新四军洪泽湖人民武装大队。从此,这支新四军湖上人民武装队伍以独特的水上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1941年3月,张爱萍奉命率新四军三师九旅开赴洪泽湖地区,发起了洪泽湖剿匪战斗。是年5月初,剿匪战斗结束后,建立了中共洪泽湖工委(后改为中共洪泽县委)和以临淮头为中心的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洪泽湖管理局(1942年4月改为洪泽县),同时组建新四军洪泽湖人民武装大队(后改为洪泽湖总队)。从此,这支新四军湖上人民武装队伍以独特的水上游击战术打击日伪军,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反扫荡有奇招
1942年11月14日,日伪军向淮北根据地发动了为期33天的大扫荡,整个淮北地区军民投入到紧张的反扫荡斗争中。在日伪军到来之前,洪泽县委就动员群众把吃的、用的能带的带,不能带的藏,坚壁清野,岸上不留人。然后,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与敌人迂回作战。洪泽湖总队则派出小分队镇压敌伪在湖边的密探和汉奸,使敌耳目失灵,夜间对敌人进行骚扰,弄得日伪军在洪泽湖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疲于奔命,狼狈不堪。在临淮头,敌人只住了一天,在湖边转了几天,因找不到一粒粮食,吃不到一口东西,就把群众未来得及带走的小猪仔煮着吃了,士气十分低落。而抗日武装却十分活跃,维持湖上治安,查奸反特,并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湖上主动权被新四军牢牢地掌握着,敌人只能望湖兴叹。
敌人的陆军下不了水,汽艇只能在明水区转,却进不了水浅草盛的河泊。他们就出动几架飞机在湖区上空轰炸扫射,但只要洪泽湖的战士和群众给船披上伪装,人往蒿草地、芦苇丛里一钻,敌机轰炸就失灵了。日伪军在尝够了洪泽湖军民打击的苦头后,不得不于12月17日带着整车的死尸,全线撤退。
抗日战争到了1943年,由于日军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足,尽管表面上张牙舞爪,实际上已在走下坡路。他们白天清乡、扫荡,气势汹汹;一到晚上,便缩进碉堡,不敢出来了。伪军更是胆战心惊,害怕人民的惩治。新四军洪泽湖淮河区队想出种种办法,凭借水势、芦苇打游击战,还发明了“蟹壳灯”的妙法,来消耗敌人的战斗力,搞得敌人坐不安、睡不宁。深秋,战士们将吃过的蟹壳收集起来,在风静月黑的夜晚,来到淮河边,将蟹壳一个个翻过来,每个蟹壳里放上一小截蜡烛头,或者倒点灯油,然后点燃,隔一会儿放入水中一个,蟹壳灯顺流而下,在水面上晃动。战士们再向据点打上一排枪。敌人从碉堡里一看,满河是“船” ,以为来了大部队,连忙开枪,一闹就是半夜,被弄得筋疲力尽。而淮河区队的战士趁机踩水过淮河,到盱眙附近,布置水雷,或用烂网乱草封锁河口,敌人汽艇一旦进入封锁的河道,乱草和烂鱼网便卷进敌汽艇的推进器,使它寸步难行。而淮河区队的战士,个个会游泳,能在水里一泡就是一天,又擅长在水中射击,使敌人防不胜防。有一次,一股敌人乘船在淮河里耀武扬威,区武装委员会主任盛家龙一个人潜到河埂上进行阻击,敌人冒头一个,他打一个,一连打死四五个,吓得敌人调转船头就跑。
鸭枪队显神威
过去洪泽湖上有专靠猎取湖上水鸭、雁、獐鸡等飞禽做副业的所谓“枪帮”。每当秋天到后,在一个有经验的枪手领导下,他们裹着白头巾,迎着呼啦呼啦吹起的夜风,于月夜撑出一对一对枪溜子(小船),到无船停泊的浅滩湖草边,趁成群结队的飞禽没发觉他们之前,轻悄悄地把枪溜子推到能命中飞禽的距离地。在领头人的口令发出后,几十对枪分为高、低度一齐射击,飞禽便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他们除猎取飞禽外,还是洪泽湖上渔民的唯一保护者。在过去土匪猖獗的时代,他们以“团练”的名义,结成了铁一般的团结精神。一遇匪警,在带练人的指挥下,他们会奋不顾身地消灭土匪,因而有土匪怕“枪帮”一说。自洪泽湖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枪帮”便成了新四军洪泽湖抗日武装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日伪军最害怕的一支队伍。步枪射击一条线,鸭枪一扫一大片,故敌人管鸭枪队叫“扫帚枪队”。加之鸭枪队的枪溜子体积小、吃水浅,既轻巧又灵便,夏天不论深水浅水都能开到,冬天船底钉上两根竹条子,在冰上推起来速度很快,行动敏捷,常常神出鬼没地藏在淮河水道口拦击敌人的运输船,封锁敌人的运输线,使敌人闻之胆寒,畏之如虎。
长淮垂“钓”
进入1943年,盱眙城里的敌人士气更加低落。洪泽湖武装总队的活动方式更为活跃,常用小股武装,主动出击。为了掌握可靠的敌情,队部加强了情报工作,派侦察员打入盱眙城,建立联络点,有时也通过捉“舌头”获得情报。秋季的一天,三连一排长陈家和带着三名战士去捉“舌头”,他们化装成渔民,划着船在淮河下钩捕鱼。不一会儿,盱眙方向来了一条木船,船上站着两个伪军,这两个家伙老远就喊:“逮鱼的,有好鱼没有?”陈家和说:“我来回收了几次钩,还没捉到大鱼。”两个家伙看舱板紧盖,根本不相信这话,跳过船来就揭舱盖,舱里伸出几支乌光锃亮的短枪,这两个家伙成了瓮中之鳖。
1943年底,日军为了加强沪宁地带的燃料供给,从南京抽调大批煤船,企图拖运淮南的煤到江南。运煤船从淮河转长江,洪泽湖是必经的要道。当洪泽湖武装总队得到内线送来的情报后,立即作了截敌煤船的战斗部署:一连长魏存平率全连埋伏在剪草沟,淮河区队埋伏在盱眙对过的大排滩,作为一连后卫。大家张开网口,等待“大鱼”自投罗网。深夜11点左右,敌人的九条大煤船果然像小偷一样悄悄进入了武装总队的伏击圈。几十只钢板划子(船头竖起一块钢板作掩体的战船),像箭似的射出芦丛,包围了敌船队,押船的敌人懵住了。就这样,未放一枪,敌人的九条大煤船被截获了。
洪泽湖军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以独特的水上游击战保卫着革命根据地,每一个胜利都震慑着日伪军。1944年到1945年间,洪泽湖地区的伪军纷纷弃暗投明,奔向洪泽湖革命根据地。洪泽湖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洪泽县新四军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