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14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14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8-14 浏览次数:8064
8月14日
1939年
▲ 叶挺致电顾祝同“本军第一、第二支队活动地区毗连,为便于作战及在战斗战役中取配合行动以收协助之效,故将二支队暂归一支队陈司令指挥。谨呈鉴核示遵。” 17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复电,“所请将第二支队暂归一支队陈司令指挥一节,应予照准”。
▲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在豫南罗山县朱堂店地区粉碎日军400余人的进攻,毙伤日军80余人。
1940年
▲ 刘少奇在皖东来安县半塔集给将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华中代表作《关于华北华中抗战的总结》报告,肯定华中反摩擦和建立政权的成绩;总结华中在抗战初期未能抓住有利时机发展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发展并统一华中武装,组织广大群众,建立真正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党等方面的任务。
1941年
▲ 陈毅、刘少奇、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六师:“敌对苏南‘清乡’是分区‘清乡’性质,六师各旅、团应以分区转移,应付‘清乡’为指导原则,在原地只留秘密工作同志,打埋伏,保持联络,或完全不留,待‘清乡’过后,再转原地工作”、“转移之前,对居民应有深入动员,使人民了解长期抗战的意义,提高反对投降、叛徒的空气。在我军批准之下,可派人组织维持会,以应付敌军”、“十六旅应向溧水、天王寺以南地区及小丹阳地区去开辟机动位置,十八旅可向访仙桥、扬中一带作分散的转移。部队到机动地区,以埋伏隐蔽为重,不宜作大的行动吸引敌人注意”、“应付苏南危局,需要果断,同时需要灵活的策略”。
1942年
▲ 陈毅关于苏中斗争的意见三电(前两电7月29日复粟裕19日电、8月3日 “补充意见致粟裕等电”)粟裕,指出“军队负责同志兼地委工作,照你的办法,军正地副指挥上可收统一之效,特别于补充主力有些好处,但其害处必致走到削弱地方工作,使整个地方党、地方行政为军事领导所替代,必造成地方同志的消极,更增加党内纠纷,不会坚强团结。……负责干部及机关集中在一起更不妥,万一受损失则不能挽救。你几次合并的提议,各方面同情的并不多。这些深刻顾虑你是否仔细想过?我以为决心不应太快”,并提出“苏中坚持应着重分区领导,应以县为单位”、“地方党政宜学国民党办法,穿便衣带电台、交通,潜伏在民家,实施巡回领导”、“武装应以加强县武装和区武装,特别是大量使用民兵”、“主力目前合并一部是可以的,但要估计到环境万分严重,主力应北移,留地方党政及地方武装坚持,故合并办法会限制了机动”、“今后局势企图扩大几万主力是不可能的,在今年或明年能保持一师现有数量即为绝大成绩,不要再向扩充方面走,一切以保持有生力量,对作战宜慎重,熬过时间为原则”等个人意见。
▲ 陈毅电示邓振询、钟国楚、江渭清:“顽方向你们进攻既被击退,你们应乘机扩大宣传,用邮寄办法向冷欣各部官兵多多写信,抗议说明在浙赣路战争吃紧之际,我们并未南进乘人之危,此时反向我进逼,太不顾及抗战团结,号召他们主持公道。并将俘虏释放回去,同时在苏南人民中公布此事,这是最有利的”、“顽方如再大举进攻,不宜仓促应战,宜沉着观变,待其松懈分散后进击之”。
1943年
▲ 淮海军分区三支队攻克胡集、马路口、李圩等据点,歼敌一部,切断了沭淮路钱集至沭阳段。
1944年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就战略机动时的指挥问题,电示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师,指出依目前形势估计,我华中各部队今后战略机动的可能性要比过去更大。为便调集使用兵力于主要方向及地区作战,部队调动或临时分割拨归情形料必增多,为各部队间、党政军民间彼此协调,共同配合作战,以争取胜利,特对有关问题作出指示,要求正确、适当“指挥不隶属自己建制部队”、要求“须绝对服从指挥”、要求“必须尊重新地区的民间风俗习惯和群众利益、政府法令等,以免引起党、政、军、民间不正常的关系”等。
▲ 彭雪枫、邓子恢、张震致电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报告:我们率十一旅、二十五团、骑兵团及师直前梯队,明日出动,20日到达萧、铜,夜过路,21日可与王传绶(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四十纵队司令)部作战,22日进入萧西;已与游支司令张太生商妥,以二个营附骑兵二个排, 21日进至宿南之十里长山地区(睢溪口以南)百善集以东,首先歼灭胡开祥之一个营,尔后即各个击破胡开祥部,以策应萧县作战。
▲ 驻华美军总部派遣情报参谋、炮兵少校欧高士,作为驻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的正式代表,到达鄂中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商讨对日军事情报的协作事宜。9月2日,达成协议。12月下旬,欧高士率美军第十四航空队情报组,正式到大悟山工作。1945年6月结束工作,离开第五师驻地。
1945年
▲ 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关于进入城市与交通要道后的工作指示,指出:在进入城市与交通要道后的工作,军部、军政治部已有命令指示发出,各地除按该各项命令指示执行外,特再提出:“广泛开展民主统一战线”、“关于改善工人生活增加工资问题,……对工资应根据实情酌量提高”、“对于文化教育机关,如学校、报馆、印刷厂、图书馆、广播电台、医院、卫生机关、戏院、电影院……等,如能在原有人员中物色适当人员,应即设法利用之。但如一时找不到适当人员时,应控制起来,准备将来利用之,绝不许破坏”、“没收大汉奸、大卖国贼之财产,应归统一的委员会处理”、组织专门机关设法救济城市贫民与失业工人、“慈善团体、公益事业机关及城市消防组织,应很好利用与领导其继续工作”、“关于财政经济金融政策及具体办法,华中财委会有专门指示,各地应执行之”。
▲ 新华社揭露蒋伪合流反对中国人民的大阴谋。指出:“蒋介石本月11日给所谓‘地下军’及伪军的命令,就是蒋伪合流共同反对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大阴谋的公开暴露。”“就是他背叛祖国发动内战的动员令”。
▲ 中共中央华中局电示管文蔚、陈丕显:“奉中央电示,江北各师决不派兵渡江”、“苏中部队任务为相机解决伪顽孙良诚、李明扬等,并收复江北境内敌伪据点与各城市,不可派队渡江分散兵力,立即停止渡江,已渡江者即撤回”。
▲ 中共华中局指示粟裕、叶飞:停止进攻南京,火速集中主力,准备打击顽军进攻。
▲ 苏北区党委发出关于目前工作的指示,对当前工作提出主动袭击、困扰、监视伪军,攻占据点,消灭伪军;做好伪军和城市地下军工作,求得里应外合;壮大自己,扩充武装;对顽、特活动坚决镇压;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巩固农村工作等要求。
▲ 新四军第二师攻克定远县城。
▲ 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支队在张家岗、段家桥截击对新四军进行报复的日军两个中队及驻句容伪军警卫第三师第八团1200余人。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第八团团长以下670余人,俘日军1人、伪军350余人。
▲ 是日至15日,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和苏南第一军分区地方武装各一部,收复溧阳前马、南渡,宜兴张渚,丹徒宝堰,句容天王寺等重要市镇50余个。
▲ 新四军淞沪部队于是日开始在奉贤、川沙、青浦等地发动攻势,作战半个月,俘日伪军 500余人,逼近上海火车站。
▲ 东海警卫团配合灌云警卫团历时20天,攻克万山、龙庙,鸭河、沃庄、茅庄、叉路口、周沟等8处据点,计毙伤敌伪军37人,俘伪军30人,日军1人,伪军投降200余人。
▲ 是日至21日苏中新四军连克高邮县三垛、河口,泰兴黄桥,泰县姜堰,如皋(今属如东县)马塘、掘港,南通三余等日伪军据点30余处,歼灭伪军一个多团。同时,淮北新四军攻克双沟镇。淮南新四军独立支队渡江南下,攻克江宁县龙漂、栖霞山,兵临南京城下。
▲ 蒋介石玩弄“和谈”阴谋,于是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 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