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13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13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8-13 浏览次数:8092
8月13日
1937年
▲ 日本侵略军集中十个师团和部分海军陆战队,共30万人,大举进攻上海,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上海军民奋起抗战,爆发淞泸战争。
▲ 中共湘鄂赣省委派宣传部长黄耀南到平江献钟(今献冲)与国民党武汉行营代表协商谈判事宜。18日,在平江嘉义江山口的陈家大屋举行首次谈判,双方同意停战。22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代表傅秋涛、涂正坤、钟期光在平江嘉义镇与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26日,又到浏阳与国民党军第五十师师长进行谈判。双方同意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人民抗日游击支队,在浏阳建立红军办事处。29日,又在武汉行营谈判,正式签订和平合作协议。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以傅秋涛为支队司令,刘玉堂、罗世忠(国民党)为副司令。接受国民党向游击支队安插6人任职。
1940年
▲ 伪中国人民自卫军两个旅官兵1500余人,在爱国人士杨经曲的影响下,由黄人杰、杨瀛率领,于湖北省汉阳反正,参加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23日,黄人杰部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十团,团长黄人杰,政治委员黄德魁;杨瀛部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十一团,团长杨瀛,政治委员娄光琦。同月,两团与第四团合编为豫鄂挺进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杨经曲,政治委员郑绍文。
1941年
▲ 陈毅、刘少奇、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六师:对与敌伪有勾结之顽军,不宜硬打;对敌大举“清乡”应事前转移地区,仅留游击队与地方秘密组织,或者完全撤走,以后再去恢复。
▲ 陈毅、刘少奇、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六师,研究了你处反敌寇“清乡”斗争的文件后,提出苏南反“清乡”斗争的意见:你们目前应向西转移,或向南转移,待“清乡”过后,再插回原地,恢复工作。在敌“清乡”地区,人员疏散,转入秘密状态,或到上海暂避。可保留便衣武装;并指出敌对苏南恐要分区进行较长期“清乡”,宜令十六旅及茅山地区、扬中访仙桥地区作充分准备,切实想办法,争取伪组织,争取流氓,改善与流氓的关系(注:原文献如此),建立城市及敌伪区秘密工作。只在对深入的顽固军或孤立伪军可能消灭时,予以歼灭性的打击,其余均应作游击战;我愈能坚持到最后,局面愈能好转,而迎接大的发展。在党内要反对左的盲动硬碰和右的悲观失望情绪。
▲ 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团薛庄子阵地击溃众兴集敌伪100余人的进攻,是役毙敌20余人,俘伪军4人。
▲ 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及伪军一部共1万余人,开始对苏中进行报复大“扫荡”,先后占领李堡、桥茶、掘港、石港、三余、大中集等10余城镇。新四军第一师在反“扫荡”中连续作战42昼夜,战斗130余次,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俘日军14人,伪军800人。
1943年
▲ 毛泽东关于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边区阴谋被揭穿后的形势与斗争策略致电各中央局,指出:国民党“在华中与山东继续坚决的进行不声不响的对于我军的军事进攻,对于日军及伪军则采取消极态度”(据今年7月统计,全部在华日军60万人,国民党只抗击25万人,共产党抗击了35万人。全部伪军62万人,国民党只牵制了广东方面的6万人,在华北、华中的56万伪军均为共产党所抗击);“我党政策是尽一切方法避免和国民党破裂,避免大内战,同时揭露国民党的抗战不力与反共阴谋,对抗国民党的反共言论,并准备自卫实力”。
▲ 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江都独立团攻克吴家桥伪军据点,全歼伪军两个连。
▲ 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第五支队,在浙江余姚县南部袭击国民党顽固派余姚地方武装。毙伤一部,俘顽县长兼支队长夏铭章以下官兵30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演讲。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即“建什么国的斗争”。蒋介石要建立一个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美帝国主义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把中国变成美国的附庸,中国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复杂的斗争”。“目前这个斗争表现为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我们反对他的篡夺的斗争”。毛泽东还指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于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人民得到的权利,必须用战斗来保卫。
▲ 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评论《蒋介石在挑动内战》。
▲ 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致电蒋介石,坚决拒绝执行“应就原地驻防待命”的错误命令。指出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和背叛祖国的汉奸们”(指蒋介石给第十八集团军“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的命令)。
▲ 中共中央复华中局12日电:同意你们集中主力打李品仙、何柱国,只以若干可能的力量协助八路夺取陇海与徐州。在打李、何时,不可浪打,不可打得过早,致打成对峙或仅击溃之。必须有充分兵力,在战役上占绝对优势,并有充分动员准备,待敌进至有利于我之地点,以包围歼灭其一路,再打其余,不能“打成对峙或仅击溃之”。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电示黄克诚, 中央批准集中力量反击桂顽(李品仙、何柱国部)。苏北主力西开后,各地方军、民兵应作具体周密部署,准备于敌签定投降条约后,普遍发动收复各据点与消灭顽化伪军,收缴武装的任务。速用一切方法争取伪军反正。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四师:我们决定将二、三师主力集结淮南地区,担负击退张顽(张淦部)之进犯。四师担负击退何顽(何柱国部)之任务。四师全部主力应迅速集结淮北路西适当机动位置,设法进占和控制怀远。路东顽军一时不能解决,可由地方兵团担任困击之。师指挥机关最好随主力西去指挥。十二旅应立即成立,开路西参战。十一旅须再补充一个团,以便集中使用。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七师,我们决心集二、三、四师的全部主力在津浦路西决战,其重点放在淮南。提出七师江北主力部队停止南去后及皖南部队的军事方针与部署:“如桂顽大举向皖东津浦线挺进与我主力决战时,顽后必然空虚。你们主力除集结含山、和县担任侧击顽军配合主力决战外,应趁顽后空虚,组织坚强的大股游击部队,大胆向顽后挺进,起钳制与威胁顽敌之作用”、“当敌顽大军向皖东挺进之际,同时也有可能分兵向我巢县南地区袭击。你们应集中全力给予歼灭性的打击,以策应皖东作战”、“皖南部队除遵照中央指示及陈军长意见外,应迅即将部队编组,人员适当调整,力求精干,广泛发动群众,相机收复敌后一些据点,确保与江浙部队及胡明(中共旌泾太中心县委书记)部队的联络。如将来顽军进犯至不可能坚持时,亦不撤返江北,可转向顽后胡明地区活动,创造新局面。此点,在皖南的指导者应作思想上的准备”、“对我地区之顽化伪军,尤其刘子清(伪军第一方面军第十二团团长)、吴化文部,在不妨碍总的部署下,应尽一切可能给予歼灭性打击”、“对我军周围之敌,得到敌投降签字后,即应从速通牒,令其解除武装”。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二师:“由蚌埠(含)至浦口线上属二师,蚌埠以北属四师(不含蚌埠)担任。根据以上作战区分,二师应设法派队伸出蚌埠以西,与怀远方向之四师部队取得密切联系”,“同意你们进占上窑、炉桥镇构筑前进据点,准备迟滞顽之前进”。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认为如果八路军不能南下增援,江南部队又决不退回江北,仅靠江北现有力量,完成占领津浦路东及长江以北一切城市,消灭伪军并击退李品仙、何柱国来犯,是困难的。苏中力量很难单独解决孙良诚、李明扬、陈泰运及颜秀五(伪第九军军长)等伪顽。张爱萍、邓子恢、韦国清来电说,非从八路军或他处增加三个团,否则难完成困顽夺取徐州,控制淮北、津浦线之任务。目前江北大股伪军(共十个师),均与顽保持联络。如果我们对津浦路反顽战斗万一不能奏效,而对各个顽又不能彻底解决,则在军事上极难保持江北罗部(罗炳辉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二师)阵地,在经济粮食上亦遇到无法支持的困难(特别是今年荒灾)。为确保坚持江北与有把握击退国顽来犯的任务,我们一致认为,只有从江南调回二个旅到江北,而江南任务则留下二个旅担任(七师江南部队在外),并于必要时间开入闽、浙、赣,创造新局面。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电示粟裕、叶飞、金明:根据中共中央与陈毅12日的指示及当前情况,我军担任江南、江北两方面作战兵力不足,有顾此失彼之感。我们拟由你们率二个纵队北开(正请示中央),一面集结优势兵力与顽李品仙、何柱国两部决战;一面亦可迅速肃清津浦以东敌伪军,以巩固我后方,应付新情况。江南只留一个纵队及浙东部队,依上述电示方针坚持。希即商定抽何部北来,何人留江南坚持,并即作渡江和行动的准备。
▲ 中共中央华中局电示粟裕转谭启龙:浙东应即准备内战到来,不作进占杭州、宁波之打算。但应利用敌人投降与秩序混乱时,向四周扩展,夺取广大乡村及县城,放手发展群众,扩大部队,武装群众,囤积物资。在天台山、会稽山、四明山及一切可能开展山地建立根据地,相互倚托,以便在将来情况万分紧张时,部分主力配合地方游击队,仍可靠山面向群众,进行分散游击和长期坚持。而大部主力于内战失利时,则准备转到浙南、福建,创造新局面。
▲ 新四军第四师重建第十二旅(由淮北军区独立第一、第二、第三团编成,依次为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团),旅长饶子健,政治委员张太生。同时增编第十一旅第三十三团(由雪峰县,今永城县,独立团编成)。
▲ 苏浙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苏南行政公署联合发出禁止使用伪币,一律通用抗币的布告。
▲ 汪伪御林军伪首都警卫军第三师师长钟剑魂率部3000余人,在江苏省六合县反正,改编为华中解放第一军,钟剑魂任军长。
▲ 新四军苏北军区司令部、第三师司令部和苏北行政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牒,命令苏北伪军、伪组织于10天内投降,接受改编。
▲ 新四军第五师第一军分区部队攻克黄陂、黄安、埠垛路之敌伪据点甘棠铺、六指店。同日夜晚,该分区二十五团一部,攻入长轩岭、街向河。
▲ 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进攻无为县城,全歼守城伪军一个大队,俘伪大队副以下110人。日军固守城内地道待援,17日晨,弃城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