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昔从云阳来,今朝更幸福――18年后重访大丰三峡移民
昔从云阳来,今朝更幸福――18年后重访大丰三峡移民
作者:周古凯 责任编辑:孙加永 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18-05-31 浏览次数:7768
三峡移民到大丰18年,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在长江上傲然屹立的三峡大坝,物理上构成了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的一个巨型建筑,而它的精神基石则是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2002年,中央电视台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百万三峡移民获得特别大奖。
移民,是困扰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时,最终移民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三峡工程成败关键在移民,全国各地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江苏安置的首批三峡移民就在大丰。
2000年8月28日 ,来自重庆市云阳县外迁农村移民183户共810人顺利抵达大丰市安家落户。作为大丰日报的摄影记者,不仅用镜头记录了那天隆重的欢迎仪式,而且还在次日随两地的县(市)委书记到农村去看望刚落户的部分移民。当年春节前,省委书记回良玉专程到大丰慰问三峡移民,我用胶片相机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后来,还陆续采访过10多户三峡移民……
18年之后,应“家乡书”微信公众号总策划韦晓东之约,决定对他们进行回访。我的脑海呈现出当年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心里反复在问:在我们大丰落户的三峡移民,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许多人听到这个话题,就有点回避,主要是一些经费问题,因解释工作不到位,互相形成了一些误解。但这些因素并不能让我放弃课题,更加激发我应该去看看他们现在究竟生活得怎么样。
去年年底,我先将10年之前采访、发表的图片进行梳理,然后与孙加永联系,进行一次试探性回访。2017年12月9日那天下午,第一次请影友王龙璋驱车到万盈、草庙两个镇回访,发现平时许多人不在家,尤其是当年拍摄的小移民在外读书较多。后又通过电话和大桥、南阳、新丰等地民政助理、移民办主任、新闻报道工作站站长联系,反馈来信息是:有的人已经离世,有的人回到了老家,也有的人随女儿搬迁到上海,等等,给采访增加了许多难度和不确定性。
经过一番思考和准备之后,决定在春节前后万家团聚的时候,再次登门采访。从哪里着手呢?先从当年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看望草庙镇两户移民入手,象征意义较大。
省委书记看望过三峡出生的小女孩,如今读大二
2000年12月28日,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来到大丰市草庙镇,分别慰问了沿河村5组向明燕和丁东村4组杨传平两个移民家庭,询问了他们的即将在大丰新家过第一个春节的年货准备情况,并详细了解他们是否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生活习惯,春耕备耕、当地干部结对帮扶情况等等。回良玉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为了国家舍小家,告别故土,不远千里到大丰安家,我们欢迎。”他转身对当地干部说:“你们要和他们亲如一家人,要下功夫帮扶他们,不能让他们掉队啊!”
那次我作为摄影记者,天气阴暗,光线很差,用报社乐凯胶卷记录了书记慰问行程,拍摄效果一般。我还是选两张书记和向明燕一家3人亲热的场景,扩印寄到北京的中国新闻社,被选用发了通稿。
这次重访,我最关心的是那个小移民,当时她在妈妈怀里,望着回良玉,在客人面前一点不认生。当年,她父母26岁,她才1岁多一点。小家伙现在怎么样了?一定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精诚所致,金为石开。2018年除夕那天下午,我又请影友陈国民开车,并约孙加永前往沿河村找到向明燕的家,大门紧锁,叫门没人答应——透过窗口发现,饭桌上还摆着没有吃完红烧肉之类的菜肴——说明人没有走远。这会,孙加永发挥他曾在草庙工作过多年的人脉优势,通过周围几个邻居互相询问,终于联系上了向明燕,一家人在亲戚家呢。
我观察了一下,三间砖瓦结构的正屋后面是厨房、贮藏室等,倒象启海人住的房子,当年(2000年春节前)没有进屋,印象不深。
一会儿功夫,向明燕一家三口人骑着两辆摩托车回来了。夫妻俩同龄,44岁了,比当年成熟了许多。女儿很漂亮,和想象中差不多。
我将当年省委书记回良玉慰问他们的照片送上,一家人看了又看,非常高兴。这时,我才知道女儿叫向春蓉,在南通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学习。高中毕业时,一位在大学当老师的邻居建议她选择教师、会计专业,女孩子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好找对象成家立业。她采纳了这个建议,而且用本一的录取分数填了本二的志愿。我叫女儿拿着照片,为她单独拍了这张18年前后的合影。
向明燕妻子叫郑足清,老家是云阳县古陵镇桥亭村。结婚前两家人相距30里路,经别人介绍认识的,21岁成家,第二年就生了女儿,第三年就迁到大丰。这里计划生育工作很紧,他们不可能生二孩。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后,女儿大了,自己年龄也不小,再说多一个小孩生活压力就更大。
在回答江苏和重庆有什么差别时,夫妻俩说,江苏的教育条件好,女儿上了大学,脸上也有光彩。现在,他们夫妻俩平时在邻村打工,忙时种种田,女儿每月1500元左右生活费问题不大,日子和邻居家差不多。邻居们待他们挺好,没有将他们当外人。
2000年8月29日,三峡移民杨祥国前排左二(95岁,去世时102岁)携全家四代同堂22户56口人首批安置到万盈镇。
2018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三十),记者再为当年杨祥国的后代合影。
2018年2月15日,当年的杨祥国合影的两个重孙女(左为杨银莲,右为杨晓玲)如今都在上大学。
杨氏移民大家族,乡里乡外都很有名
在大丰三峡移民中,万盈镇杨祥国老人最出名。当年他95岁,在三峡移民中年龄最大,许多地方的记者经常去采访他;人们从报纸、广播、电视上时常看到他的形象。当年移民落户的第二天,我随两地县委书记上门慰问了老人家,并为他们一家4代人拍了全家福。其中一张图片和在大桥拍的出生才3个月大的小移民邹兴宏,合并为《最老与最小的三峡移民》的组图,刊登在《经济日报》上。
这次重访他们,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杨祥国老人,虽然早知道他已经去世,但也希望再为他的后代再拍张全家福。
第一次试探回访那天,风和日丽,麦田条块成方,农民住宅日新月异,绿油油的油菜秧和机械条播的麦苗相间交织。在一排农庄上,我们驱车来到三合村二组三峡老移民杨祥国老人的儿子杨红云家。他也是那张照片上的主人翁。
我们问路时邻居们说,新砌的一栋3间框架结构的新房就是老爷子的家。我们进屋遇见在打扫垃圾是六儿子杨明兴。他告诉我们:“这三间建筑花了20万元,让两位老人安度晚年”。过去,一座小楼房也不过这个价钱呵。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他的父母最近因建筑新屋住在临时塑料大棚里,一台工业电风扇格外引人注目。老爷爷叫杨红云,今年94岁;老奶奶叫佘付光,今年80岁。两位老人讲话明显有很重的重庆云阳口音,我们似懂非懂。老人讲,移民到这里,和万盈人成了好邻居。老爷子杨祥国去世时五代同堂,102岁,也是一位老寿星。
一幌18年过去了,现在杨家人丁兴旺,有20户64人。最引以为傲的是,当年到大丰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孙子辈,现在有2个后生到部队服役,一个当了士官;17人考上大学,12个毕业有了工作,今年一个刚从盐城工学院毕业就创办了盐城三海文化传媒公司;还有4人在大学读书,一人读研究生。
而杨红云的6个儿子都移民到万盈镇。当年他们在重庆云阳县的古陵镇老家,就是有名的大户。兄弟几个人,开煤矿、办石灰窑、水泥预制、车船运输,他们都在行。现在,他们也是这里的致富能手。办猪场、蔬菜大棚、家庭农场、贩卖饲料,当地能赚钱的生意,都有他们的身影。
杨家移民18年后的农历除夕(2018年2月15日),我们再次来到杨红云家,终于为当年合影的人(其中一个老人去世,一个小女孩长大岀嫁)再拍一张全家福。今年杨红云正好也和父亲当年移民到大丰时年龄一样大,正好95岁。当年他和老父亲杨祥国住在孙子杨明贵家。后来,杨明贵和堂兄杨明福于2015年4月3日,创办了江苏省三峡移民暨大丰市首家家庭农场――兄弟家庭农场。当年合影中的3个女儿,其中大女儿杨晶已经出嫁到苏州,今年没有回来过年;二女儿杨银莲大学刚毕业,在苏州找到工作,三女儿杨晓玲正在读大三。姐妹俩长得很漂亮,看不岀年龄的差异。
今年几家20多口人齐聚到刚建筑的新屋过春节,热热闹闹,又是5代同堂,多么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啊!
为杨祥国五孙(杨明玖)、六孙(杨明兴)在万盈街上合建的楼房(孙加永摄)。
为杨祥国之孙杨明贵、杨明福创办的江苏省首家三峡移民家庭农场――大丰市万盈镇兄弟家庭农场(孙加永摄)。
为杨明贵、杨明福兄弟家庭农场搭建的蔬菜大棚(孙加永摄)
这两户三峡移民,他们是这样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两户三峡移民,一户在西团镇,另一户在新丰镇。
西团镇的民政助理汪应华,原来搞新闻报道,同行,我们很熟悉。他提供三峡移民孙兴奎的手机号码,不对。我又请他将村支书的手机号码找给我,再查孙兴奎的手机号码。几经周折,才和西灵村三峡移民孙兴奎通了电话;后来,影友陈国民通过微信,将我以前拍摄的照片发给他确认无误。
2018年3月3日,元宵节刚过,约好去西灵采访,因为当年拍摄的小朋友今天放假在家。
记得在2005年8月17日,中秋节来临之前,应《盐阜大众报》之约,我采访了孙兴奎一家人,并为他家拍了全家福。那次,他丈母娘从江西来大丰过中秋节,是画面中的主角。
这次重访,老太太已经去世了。而画面中还少了另一个人,那就是今天出差到杭州的儿子孙国清。他在本镇自家兄弟办的喷丸机械厂当销售,而他的媳妇在镇上一家服装厂当工人。他们都是来重庆市云阳县的三峡移民,孙国清出生红堰乡,而媳妇董均是栖霞乡人,彼此相距二十多公里,但并不相识。他们移居到大丰后,经姑姑介绍相识并于2004年结婚,同年生个胖小子起名孙华彬,今年正在上初一。我们开玩笑问媳妇董均:想不想再生一个女儿?儿子孙华彬小嘴直弊,无声地告诉我们说:他不同意!我们今天刻意乘他放假在家来访,谁知,他爸爸却岀差了。
现在,孙兴奎也在离家不远的普西盛机械厂当工人,按件计酬;只有老太婆一个人在家维持家务,种植9亩多责任田。一家人已经和当地人融为一体,我们问路时,本地人对他家很熟悉,没有生疏的感觉。他家许多亲友都移民到这里,多数居住在一个镇上,来往方便。他家住房没有变化,当年买的学校的一栋教室,虽然不是楼房,但很宽敞。和本地人一样,一家人在上班挣钱,又把希望寄托在小孙子的身上。
另一户新丰镇裕北村三峡移民张大妈,会唱山歌。10年前大丰区检察院请我来拍摄素材,我没有深入采访她。只听说老人家当过老师,会自编自唱,而且为检察院编一首山歌,许多检察认识她。
今年4月20日,我通过新丰镇民政助理将村支书记的电话要来,然后骑车去采访。谁知,她家后边修了一条水泥路,找不到她家了。我到一户卖猪肉门市问师傅,他也说不清楚。他给我村支书的电话,在开会,发信息给我,去找村里副主任陈雨。我和他通了电话,他很周到,已经电话叫女队长徐晓进去找张大妈。
10年没见,张大妈还是那样,并不见明显的衰老。她和丈夫都在地里干活,被徐队长叫回家。我说,就去地里看看吧。
我们边走边聊。她叫张学生,今年74岁,丈夫佘本富,今年78岁,比10年前衰老。他是张大妈第三任丈夫,两人结婚后年龄大了,没有生小孩。第一个丈夫是部队的军人,结婚后10天回部队生病,两年后去世,没有生小孩。第二任丈夫叫吴大友,结婚25年后又因病去世。两个人生了一男一女,他们现在都在重庆云阳老家。儿子搞装潢,有两个小孩,大的是孙女,小是孙子,张大妈讲到孙子,一脸的笑容。
张大妈告诉我,儿女们来过一趟。而她自己移民到大丰,一趟没有回去过,原因是来回起码要花5000元,那么多亲戚,回去不能空手呀!
而现在丈夫有两个儿子一起移民到大丰,其中一个在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当厨师,孙女上大学了,两口子还离婚。他现在随老人一起生活,可谓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呵。
两位老人生活并不富裕,整天在地里忙,相处得很和睦。丈夫沉默少言,张大妈性格开朗,待人很热情。邻居们和村里人对两位老人印象很好。从老人的言辞中,等积攅了钱,有生之年再回趟老家看看小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周古凯简历
笔名:顾开,男,汉族,1954年10月出身于江苏省滨海县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地区五七农业大学农学系,种过田,当过农村基层干部,从事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88年晋升为农艺师,系盐城市二、三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滨海科技报》,1992年至1995年主编《大丰科技报》,1991年加入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为会员, 2002年加入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为会员,并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2016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会员。2014年退休。曾在国内外报刊上和网站上发表过大量的新闻、艺术摄影作品、消息和通讯,及部分的文学作品,并多次获奖。
周古凯风采照
(撰文摄影周古凯、编辑整理孙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