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父辈路 儿女情 ——洪学智儿女盐阜行
父辈路 儿女情 ——洪学智儿女盐阜行
作者:孙国栋 责任编辑:徐君华 来源:《铁军》2012年第2期 日期:2013-10-14 浏览次数:7240
洪学智
对于新中国开国将帅的儿女们来说,父辈就是一座大山。所以,红二代们在缅怀父辈时,更多地采用探访父辈战斗足迹的方式,去了解父辈这座大山的厚重、深沉和峻伟。2011年10月16日中午,洪学智将军的长子洪虎携夫人徐晓峰、妹妹洪炜等一行回到盐城,探寻父母当年的战斗足迹。我和洪虎早已熟悉,这次又是全程陪同,对他们我又有了更多的接触、更深的了解。
洪虎,1940年出生,身材高大魁梧,为人质朴谦和,曾任吉林省省长,现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所有的红二代一样,他们既生活在父辈们的光环中,也承受了比普通人更多的磨难。反扫荡、转移、挥师东北甚至还有恐惧、死亡等这些新四军将士中常用的词汇,幼小的洪虎也同样天天经历。
人们常说“少小离家老大还”,这句话用在洪虎身上是那么的贴切。1940年,不到1岁的洪虎跟随父母来到盐阜地区,在战火中的盐阜生活有五年时间, 1945年,6岁的他又跟随父母去了东北。童年的记忆已经模糊,只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有一次召开大会,父亲在台上讲话,小洪虎躲在主席台的桌布里,对台下的战士做鬼脸,引起全场大笑,被父亲发觉后揍了一顿。二是小时候吃饭嫌热,调皮的他在屋檐下接从茅草屋顶渗下的雨水泡饭,由于茅草水有毒,洪虎当晚就发起高烧,经三师卫生部部长吴之理、章央芬夫妇全力抢救才死里逃生。洪虎笑说,这都是“不良记录”。盐阜大地一直是洪学智将军生前牵挂的地方,也是洪虎梦牵魂萦之所在。6岁离开,72岁回来,和其他后代不同的是,洪虎这次随身带着父亲写的回忆录,书中有很多地方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标注着,成为了洪虎一行在盐阜的探寻指南。上面所记录的地名:白驹狮子口、龙王庙、盘湾子(今盘湾)、王桥口、陈集、八滩、合德、阜宁城、响水口……这些当年父亲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都成为洪虎和家人探访的目标。而作为全面反映新四军十年历程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更是洪虎此行的寻访重点。17日下午,洪虎与妻子徐晓峰、妹妹洪玮带着全家人的心愿来到了纪念馆。
洪学智是盐阜人民熟知和敬重的一位将军。1940年,他从太行山带领270名干部,徒步跋涉六省来到盐阜地区,成为抗大五分校领导、盐阜军区首任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5年、1988年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纪念馆同志怀着对洪学智将军的敬重,以及对洪家人长期以来对纪念馆建设的关心、支持的感激之情,早早做好了迎接准备。在讲解员的热情引导下,洪虎一行进入展厅。纪念馆主馆生动展示了新四军的十年历程,随着展线的推移,洪虎和家人不时在感叹着,父亲洪学智在新四军中的历程渐渐清晰,书中熟悉的内容在这里有了具体化。1941年4月,洪学智来到盐城新四军军部,任抗大五分校副校长,7月任盐城卫戍区司令员;1941年9月,任盐阜军区司令员;1943年2月任三师代理参谋长,同年3月任参谋长。参加指挥了盐阜地区第一次反扫荡作战、陈集战斗、八滩战斗、合德战斗、响水口战斗、阜宁战斗等。1945年,指挥两淮战役。同年9月,任三师副师长。10月,率领部队离开苏北,进军东北。每张照片,洪虎和家人都久久地流连,对于一些他们手中没有的图片资料,仔细翻拍带回珍藏。洪虎感慨地说道,苏北是父亲生前提起最多的地方,抗战岁月的艰难,在父亲心中留下了太多的回忆。阜宁,这是新四军在苏北战场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城市,这一仗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当讲解员指着一张照片告诉他,这就是1945年攻克阜宁祝捷大会现场时,洪虎指着照片上的主席台说,我就是躲在这,挨了父亲的打。听得大伙都不由得笑了。
新四军人物馆中,有一张1979年洪学智家24人合拍的全家福。因为没有资料说明,讲解员们无法说清照片上的大部分人。当介绍到这张照片时,讲解员不失时机地向洪虎请教,洪虎非常耐心地一一说明,在讲解员记录后,还细心地再次复述以便讲解员核对无误。在文化名人板块,当看到《柳堡的故事》的作者胡石言时,洪虎感慨地说:“盐城,盐阜老区,在我的印象中就是《柳堡的故事》中的场景啊,这在我的记忆中一遍遍地回放。”
离开了纪念馆,洪虎一行又前往抗大五分校旧址盐中正北楼、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参观。在正北楼,洪虎与家人沿着窄窄的木质楼梯而上,楼梯因年代久远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把时空一下拉回到了过去。洪虎轻轻地抚摸着墙壁,仿佛在感受着父辈们当年留下的气息。当听到讲解员介绍抗大五分校领导校长陈毅,副校长洪学智、冯定时,洪虎立即指出,冯定是第一副校长(分管教学),我父亲是分管行政,应该排在后面。这一细节让我深深感受到洪虎的谦逊与实事求是。
洪虎等人的盐阜行,同样也牵挂着北京老母亲张文的心。张文妈妈是一位红军女战士,1936年在长征路上和洪学智结为革命伴侣,1941年怀抱洪虎与洪学智一起来到盐阜地区,直至1945年出关北上。在这里,她和战友们一起度过了抗战最为艰辛的岁月;在这里,她和孩子得到了父老乡亲的无私关爱,她的第二个孩子洪豹就出生在盐城。前两年我到北京征集文物,专门去看望张文妈妈,张文妈妈和我谈得最多的就是盐阜老区,她说有机会一定要到盐城看看。这次洪虎他们来盐,因她老人家已有90多岁,腿脚不便没有同行。洪虎、洪炜在盐期间,打电话最多的就是张文妈妈,以至于他们的电话一响,洪虎一行人就笑道:“老太太又来电话问到哪了?”这不由让我想起另一位红二代张胜,在记述父亲张爱萍《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曾有描述,他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寻访,一路上,父亲不停来电:到哪了?报告你的方位。书中的记录和我眼前的情景是多么相似。父母亲因年事已高,难以割舍的情结,就由儿女们来实现。
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当年新四军的足迹遍布盐阜大地,如今当地党委政府为了更好地缅怀和纪念,对一些重要战斗、重大事件专门兴建了纪念地(馆)。射阳县华中工委纪念馆、大丰市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滨海县王桥战斗烈士纪念馆、阜宁县新四军三师驻地旧址、阜宁县铁军纪念馆等,都成了洪虎一行的亲访之地。
射阳、阜宁是洪虎一行盐阜行的最后一站,洪虎说道,父亲书中多次提及射阳河,我们一定要到那儿去看看。射阳河古名潮河,是由射阳湖湖水冲蚀而成的天然河道,河也由此得名。它源于射阳湖荡,经永兴、阜城、鲍家墩、通兴镇入海,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支流众多,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天然干河。这条河洪学智当年穿行了无数次,阜宁战役前,他还在射阳河的上游用小木架载着宣传品顺着河水飘入阜宁城。
18日傍晚,洪虎一行来到了射阳河畔。寂静夜色下的射阳河,显得那么的宽广幽静。洪虎和家人在岸边静静地伫立,深情凝视着眼前的这方水土。看着他们的背影,大家谁也不愿打扰。河水依旧,物是人非。他们是在想象着父辈硝烟弥漫的过去和射阳河畔的冲锋呐喊呢?还是在想象着这条母亲河如何养育了新四军和自己的家人?对父辈深厚的感情,对老区深深的眷念,已铭心刻骨地留在洪家人的心中。
许久许久,洪虎转过身子,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盐城,我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