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3月31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3月31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20-03-31 浏览次数:7419
3月31日
1938年
▲ 赖传珠在军部会见加拿大护士魏若耐小姐。
1940年
▲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官张云逸就22日安徽省无为县保安第八团无理扣押由皖南赴皖东的新四军过路官兵一事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要求释放人员,归还扣押物品、枪支。
1942年
▲ 刘少奇电示李先念、任质斌、刘少卿、陈少敏,指出:要在一切地方干部中说明帮助部队解决一切困难,从各方面帮助部队是一切地方机关与地方干部的天职,不可以任何理由推辞。并就税收、克服目前粮食困难、保障部队给养等作出指示。
▲ 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指示,同意苏中师、旅部兼军区、军分区工作,但以地方领袖副之。华中敌后特别苏中、苏南的运动战可能性日益减少,一切编制及部署均应按照游击环境,以采取分散作战长期坚持为主,并要反对大后方、大机关主义及多头指挥。
▲ 黄克诚致电饶漱石、华中局,对赖传珠电“王仲廉西返后,七旅主力调回盐阜区进行大规模作战,开展盐阜区局面等语”,“在军部未最后决定时”,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第七旅宜留运河两岸”。
▲ 苏南行政专员公署召开各县青年救国会联席会议。会期2天。到会的有丹阳、句容、江宁、镇江、金坛、溧阳、溧水等县代表20余人,公推王健婴为会议主席。江大铭代表中共路西北特委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决定,成立苏南青年救国总会筹备会,选出筹备委员11人,主任委员王健婴。
▲ 中共长滆县委与丹(阳)金(坛)武(进)县委合并成立金坛县委,书记余慎。金武行政办事处并入金坛县政府。县长诸葛慎,副县长薛斌。县参议会,议长艾焕章,副议长夏震。
▲ 秣陵日伪军包围在龙都附近邹家宿营的江宁县政府和县警卫连,突围中县长强博、秘书焦恭士、区长王启贤等13人牺牲。江宁县长由钟国楚兼任。
1943年
▲ 黄克诚、洪学智致电陈毅、张石逸、饶漱石、赖传珠、中央军委并各旅,报告八滩战斗经过:东坎日军178人,伪军70人,29日占领八滩。我二十四团主力及师特务营于30日20时向该敌攻击,至31日8时因我伤亡过重,东坎敌来援,即撤退战斗。是役毙伤敌伪70余名,俘虏鬼子1人、伪军数人。我伤亡团以下干部150余人,二十四团团长谢振华、参谋长尹捷峰、二营长均负伤,一营副营长阵亡,连排干部伤亡30左右。
1944年
▲ 彭雪枫、邓子恢、张震向张云逸等报告淮北反“扫荡”的经过、战斗检讨(情报差、通讯联络差、战术侦察差、步骑协同动作差、民兵未能起作用、行政人员未能率领民兵与敌斗争,且未供给情报,致敌来时找不到区乡队)。
1945年
▲ 毛泽东电示王震、王首道:“同意你们在湘北工作一时期,建立联系南北之中间根据地(包括崇、通、平、浏、岳、湘、长、潭),然后再南进。但要注意策略,勿主动进攻顽军,待其来攻然后打击之,站在自卫立场上建立湘北根据地然后南进”(崇指崇阳、潭指湘潭)。
3月下旬
1939年
▲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第二营配合国民党河南省永城县地方武装,在永城西南大胡楼与“扫荡”日伪军血战半天,歼日伪军80余人,毁日军汽车3辆。
1940年
▲ 豫鄂挺进纵队第二、第五团队及应城抗敌自卫总队击退国民党军第一六一师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首脑机关所在地京山县大山头根据地的进攻。
1941年
▲ 丹北地区地方武装组建成新四军第五十一团(一说“5月中旬”),团长张开荆,政委陈光,政治处主任薛惠民。同时成立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司令韦永义,政委彭炎。
▲ 国民党在江西上饶的周田、茅家岭、石底、李村、七峰岩等处设立监狱,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600余人、从东南各省搜捕来的共产党人及抗日爱国进步人士近百人,史称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政治部秘书长黄诚、三支队司令员张正坤、新二支队副司令员冯达飞等先后囚禁于此。与此同时,国民党三战区在铅山县永平、石塘两镇设立监狱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战士3000余人。
▲ 国民党第三战区拟定《防剿皖南突围到苏南的新四军办法》,命令忠义救国军分成四个挺进纵队,挺进苏南根据地,清剿苏南新四军部队。
1944年
▲ 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和地方武装,为配合淮海、山东等地反“扫荡”斗争,在东起运河,西至津浦路的广大地区,对守备薄弱的日伪军据点展开攻击,历时3个月,大小战斗60多次,攻克据点51处,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解放了泗县、睢宁、灵璧之间的广大地区。
3月本月
1938年
▲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一家人》在南昌举行的独幕剧大汇演中获奖。
▲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成立(原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办事处改名),主任周饮冰,10月10日遭国民党查封,在通讯处的7人被捕。当时外出的周饮冰获悉后,前往与国民党温州当局交涉,亦被扣押。
▲ 新四军第四支队驻七里坪留守处成立,主任詹以锦。12月撤销。
▲ 新四军永新黄岗留守处成立,主任贺光华。
▲ 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在湖北红安七里坪成立。团长刘明凡,副团长汪道涵,指导员刘海雁。
▲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张光中、邵幼和将丰(县)、沛(县)一带的抗日武装农民救国团、青年救国团等联合组成“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后改称“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张光中任总队长,何一萍任政委。
▲ 李培根、赵良斌等在泰兴县成立苏南抗日同盟会。
▲ 缅甸、新加波、泰国归国华侨青年数十人参加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
1939年
▲ 新四军政治部印发《粉碎敌人新政策——实行国民抗敌公约,实行“十不”“十要”运动》:我们要打破日本鬼子的“新政策”,除了加强我们的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以外,一般老百姓要切实执行国民参政会所通过的国民抗敌公约,在游击区中,则应根据这一公约而演成的“十不”与“十要”运动。“这就是我们粉碎日本鬼子‘新政策’的最好武器,望大家一致实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 袁国平、邓子恢致信毛泽东、王稼祥、谭政,报告新四军的政治工作情况。并向总政治部提出希望“尽可能把八路军政工经验介绍给我们,最好转告八路军政治部与我们交换出版物和公开的文件”“带全国性的材料,如基本的政治教育材料及政工条例之类,最好仍由总政负责供给”“常给指示”。
▲ 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由杨纯(化名陈光薇)、江彤、孟戈非(汪洋)、江上青等人组成,杨纯任书记(公开身份专署民运科长),江彤分管妇女工作,孟戈非分管青年工作。特委统一领导皖东北地方和部队党的工作。
▲ 中共赣北特委书记兼景德镇市委书记朱辉被迫离镇。新四军驻景德镇联络站撤销。
▲ 新四军挺纵三支队支队长韦永义、政治部主任吕镇中持陈毅同志亲笔信,去泰州访晤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及副总指挥李长江,争取其共同抗日。
▲ 江南抗日义勇挺进队二次进驻扬中,司令部设于老郎街。
▲ 地方武装金坛西南区游击大队与金坛西北区游击支队合编,改称金坛游击纵队,司令吴甲寅,副司令朱春苑,政治主任李钊。
▲ 新四军第一支队决定将丹阳二区常备队改为丹阳独立支队,下辖三个大队大约500人。支队长王作舟,副支队长林胜国,政治处主任方克强。
▲ 曾山在铅山河口主持会议,决定赣东北特委所辖党组织除赣北中心县委由中共东南局领导外,其他组织划归福建省委领导,赣东北特委撤销。
▲ 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在皖南云岭成立。队长何士德,副队长邵惟,指导员扬帆。
▲ 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即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攻克黄冈县宋家墙日军据点,击毙日军12人。
1940年
▲ 新四军政治部召开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会上项英作重要报告,袁国平作总结。
▲ 中共苏皖区委员会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举行联席会议,袁国平传达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会议通过《为坚持江南敌后抗战之政治纲领》,并决定撤销苏皖特委和苏南特委,将全区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游击区和独立游击区。每个游击区设立1个中心县委。第一游击区在丹北地区,设丹北中心县委,书记周苏平;第二游击区在茅山地区,设丹南中心县委,书记陈洪,副书记任迈;第三游击区在江(宁)句(容)、横山地区,设江当溧句中心县委,书记姜杰。独立游击区在石臼湖西南,设宣当芜中心县委,书记李华楷;广郎国民党统治区成立广郎中心县委,书记刘烈人。此外,溧阳、溧水县委和长滆工委、太滆工委属苏皖区党委领导。并成立各级财经委员会,统一领导财经工作,整顿税收,征收田赋,发行流通券,加强财政管理,保证给养。
▲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决定,江北游击纵队第一、第二、第三大队依次扩编为新七、新八、新九团。第一大队与和县、含山有关游击队编成新七团,团长余龙贵,政治委员余光茂,政治处主任祁式潜。第二大队与合肥、寿县有关游击队编成新八团,团长孙仲德(兼),副团长黄元庆,副政治委员杨效椿,政治处主任石裕田。第三大队与无为地区游击队编成新九团,团长桂篷州(兼)。(6月新七团与新九团第二营合编,改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新八团划归新四军第四支队建制、新九团第二营与新七团合编为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第三营划归新四军第四支队建制。新九团番号撤销)。
▲ 新四军新三团组建,团长巫恒通,政治委员陈洪、副团长洪天寿、参谋长曾昭墟、政治部主任彭冲。
▲ 新四军新四团在溧阳安中里成立,团长黄玉庭,副团长钟国楚,参谋长王胜,政治处主任王直,下辖三个营,吴福泽部为第一营,原第二支队侦察连和刘一鸿部为第二营,第四团第二营为第三营。
▲ 鄂豫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兼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政治委员朱理治因公赴延安,其职务由任质斌代理。
▲ 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两个中队与鄂东、信南地方武装各一个中队合编组成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鄂东独立团。团长吴林焕,政治委员张体学,参谋长李宗南。
▲ 东路经济委员会成立,主任李建模。
1941年
▲ 陈毅在给中共苏皖区党委和第二支队负责人邓仲铭、罗忠毅的复信中指出:“为应付将来严重局面,确实坚持苏南游击战争,你们应彻底转变过去工作路线,不仅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而且应设法恢复已弄坏的旧交关系;不仅应开展敌伪军工作,而且设法开展统战工作。”“苏南不仅是敌后重要地区,而且是集中全党全军向皖南、浙西、江西、福建发展的重要门户”“因此,你处仍以大的力量保持苏南,同时以大的力量与浙西、皖南党建立工作关系,特别宜兴、广郎党的工作不能放松,应该去找到皖南特委。”
▲ 新四军卫生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部长沈其震,副部长崔义田、戴济民、齐仲桓。
▲ 淮海军区正式成立,归新四军第三师领导。司令员覃健,政治委员金明,参谋长张克辛。
▲ 中共苏北区委员会改为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
▲ 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沿庐江、舒城、潜山,转战至桐(城)西,随后向四周发展,在桐南、桐北以及潜山等地,先后组建了七支游击队。
▲ 新四军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主任杨斌。1942年12月撤销。
▲ 重建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归新四军第二师建制。司令员杨梅生,政治委员刘顺元,副司令员罗占云,参谋长赵俊,政治部主任侯政。辖淮南津浦路东各县地方武装,独立第三、第四团重归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领导。8月,淮南津浦路东各县县总队成立。1942年1月整编为淮南苏皖边军区。
▲ 新四军长江游击总队改称黄湖游击大队。大队长商群,副大队长刘宗超,指导员方翌,活动在彭泽、宿松边区。
▲ 中共(京沪 )路北特委改为中共西路工委,书记彭炎。
▲ 东路特委改组为路东特委,书记吴仲超。
▲ 姜剑英(女)从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结业,来到淮海区。淮海军区派她去沭阳马厂,将当地分散的铁匠组织起来成立“铁工会”(会长吴锡昌,副会长岳寿亭)造枪。至日军投降,他们为抗日部队和地方武装制造了7000多支步枪(人称“马厂造”),5000多把刺刀,一大批手枪和手榴弹。
▲ 新四军三师政治部编辑出版的《先锋杂志》创刊。陈毅为该刊题写刊头,出刊10多期停刊。1942年复刊,改名为《先锋》。
▲ 新四军第二师反击扬州日伪军1000余人向六合樊集的进犯,毙俘敌伪军500余人。
1942年
▲ 刘少奇从盐阜回延安途中,在沭阳县周集乡小胡庄东圩住宿,后又在桑墟停留约一星期。期间,与沭宿海县委书记章维仁,就巩固根据地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鼓舞沭阳人民从事抗日斗争的士气。
▲ 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扩大争取友军致黄逸峰、彭冰山、贺敏学并粟裕电:国民党视察团将到韩德勤、李明扬、陈泰运、张星炳处视察,你们宜以中间立场向其进行联络和统战,以揭破韩的欺蒙手段,并将新四军的政治态度介绍给他们,不必计较他接受与否,这是扩大争取友军工作的必要作法,也是杜绝其阴谋攻我之良好办法。
▲ 华中局决定,撤消淮海专员公署,成立淮海行政公署,行署主任李一氓,副主任陈月斋,机关驻陈圩一带。同时,决定李一氓任淮海区党委副书记。
▲ 新四军军部为粮食问题给五师的指示:“解决目前粮食恐慌,应一方面加紧发展春耕运动,多种生长成熟较快能济春荒之农作物,另方面可向地主粮商进行借粮募粮。”但要注意借募的方式方法,“借募时则应分别富裕程度,实行合理负担。深入调查屯稂存粮之实情,并防止强迫攫取等过左行为。”“必须使借粮运动,与发动基本群众,救济灾荒,发展春耕运动,提高生产等工作加以密切联系,否则可能发生混乱,造成广大群众不安,影响统一战线之巩固。”
▲ 淮北行政公署和新四军淮北军区联合召开民兵大会。
▲ 新四军第一师军工部在苏中海门县海复镇成立,部长程望,政治委员罗湘涛。
▲ 新四军第六师卫生部长林震到第十六旅卫生部检查工作,召开旅第一次野战卫生工作会议,举行旅卫生部第一期卫训班开学典礼。并带来包蕴、庞露、宋维、余瑾、洪涛等一批卫生干部,充实十六旅卫生部和休养所工作。
▲ 淮北苏皖边区参议会颁布《淮北苏皖边区各县区乡(镇)保调解委员会章程》。
▲ 苏中第一地委、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成立,书记惠浴宇兼专员;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成立,司令刘先胜,政委韦一平(兼),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陈时夫。
▲ 丹北地区成立铁道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洪生(汪云龙),副书记董必成(朱迎春)。1945年6月撤销。
▲ 盐城县货物税管理局成立,局长江建淮。该局实行“一物一税、税不重征”的原则,凡是缴纳了货物税的经商贩运者,在根据地内畅通无阻。
▲ 中共鄂皖边黄(梅)宿(松)工作委员会派占润民率领一支武工队到湖口棠山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 淮南津浦路东妇女抗敌协会总联合会成立,理事长王榕。
▲ 淮南师范学校在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天长县铜城开学,校长郭兆元。是年冬停办。
1943年
▲ 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指出:厉行生产节约运动是当前敌后军民为克服日益严重的物质困难,积蓄力量,渡过黎明前黑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华中全体军民当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 刘少奇《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
▲ 皖中抗日根据地对区党委领导成员作出调整,书记曾希圣,副书记李步新。区党委下辖沿江地委(书记林维先)、皖南地委(书记黄火星)、和含地委(书记孙仲德)、巢合庐中心县委(书记余再励)和巢无县委。皖中行政公署主任吕惠生、副主任张恺帆。同时(一说“2月”),为适应主力部队地方化,新四军第七师进行整编,撤销第十九旅番号,全师整编为沿江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林维先)、皖南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黄火星)、含和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孙仲德)、巢合庐游击支队(支队长唐晓光、政委余再励)和独立团(团长熊应堂、政委罗保濂)。并成立军区及军分区,第七师兼皖中军区(后改称皖江军区),沿江、皖南、含和支队分别兼军分区。
▲ 陈毅等致电毛泽东等报告淮北配合反“扫荡”战绩。
▲ 新四军第五师恢复第十五旅建制,旅长吴林焕,政治委员方正平。下辖第三十九、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团。
▲ 新四军第五师召开营以上干部军事工作会议,总结建师以来的军事斗争经验,讨论新形势下的军事建设问题,李先念作《二年来军事斗争的总结及今后战术指挥》的报告。
▲ 新四军第七师军工部(对外称生产部)在皖中无为县成立,主任张昌龙。
▲ 盐阜地委发出《关于今后任务与工作布置的决定》。
▲ 新四军鄂豫边区汉阳自卫队袭击武汉近郊黄陵矶日军据点,击毙日军队长小吉田三。
▲ 为打通新四军第五师与第七师之间的交通,新四军第五师挺进十八团政委郑重,率领一个连来到彭泽,先后组建中共彭泽、彭(泽)湖(口)、彭(泽)至(德)工作委员会,分别由廖挺、商群、田玉峰担任书记。同时将彭湖地区地方武装改为编长江支队,支队长商群,政治委员郑重(兼),坚持长江沿岸开展抗日斗争。
▲ 中共太滆地委决定,地方主力独立第二团转移,分散活动,内线组织精干武装,坚持原地斗争,以适应反“清乡”形势。由陈立平、孙章录、杨洪才组成地委,陈立平为书记兼独立第二团政治委员。
1944年
▲ 陈毅抵达延安,参加整风学习。
▲ 新四军政治部发出《对整风善后工作的指示》,要求各部队进行整风总结,并对审干中的问题进行复查,搞错了的要甄别。
▲ 中共苏中区委员会召开第五届扩大会议,陈丕显作《半年来苏中整风工作检查与今后如何进行整风工作》的报告。
▲ 新四军第二师开展群众性的练兵及整风运动。
▲ 盐阜区行政公署规定,盐阜币一元与国民政府法币十元等值流通。此规定直至1945年8月未变动。
▲ 在车桥战役中,新华社苏中支社社长谢冰岩带领记者和电台工作人员随参战部队在前线采访,作连续报道。延安新华总社及时向全国转发,并予表扬。
▲ 淮海实验剧团在苏北根据地演出由李一氓编写的评剧《九宫山》。在此前后,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文工队在盐阜区演出了钱杏邨编写的古装话剧《李闯王》。
▲ 中美混合航空队第二大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辛仲连,在对日军空战中座机负伤,跳伞降落于皖中无为县泥汊江面,经新四军第七师部队援救脱险,后护送到国民党桐城县政府。
▲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战斗报》创刊。
▲ 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四十二团到瑞昌横立山和阳新湖田坂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斗争。
▲ 中共太滆地委在长兴县白砚召开扩大会议,陈立平作《反清乡斗争总结》的报告,杨洪才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生产》的报告。
1945年
▲ 华中军区司令部陆地测量队在淮安成立(1947年1月改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陆地测量队)。
▲ 八路军南下支队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并将四个大队扩编为五个支队。
▲ 新四军政治部发出《关于整风善后工作的指示》。
▲ 苏南行署指派李文灏和顾玉华负责筹建江南印钞厂。(一说“1944年8月苏南区行政公署即命顾玉华、李文灏在上海地下党的支援下筹建江南印钞厂”)
▲ 中共彭泽大工委书记郑重率领挺进团和彭至游击大队夜袭至德县苏村坂,一举捣毁国民党至德县政府,歼灭广西顽军及至德伪军三个中队,俘虏国民党至德县党部书记长徐启达等。
1946年
▲ 新四军华中军区以第五军分区的淮安、滨海、建阳、盐城四个独立团和盐城起义部队(华中解放第四军)组建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政治委员刘培善,副司令员常玉清,副政治委员曹荻秋,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孙克骥。纵队机关在阜东县(今滨海县境)东坎成立。
▲ 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兼任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副校长夏征农、戴白韬。
▲ 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改称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师长王必成,副政治委员江渭清,参谋长张闯初,政治部主任李干辉。辖第十六、第十八旅;10月5日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旅(欠六十一团)调归华中野战军第六师,改称第十七旅。第十六旅旅长钟国楚,政治委员宋文,副政治委员罗维道,参谋长黄玉庭,政治部主任王直,辖第四十六、第四十七、第四十八团。第十八旅旅长饶守坤,政治委员刘文学,副旅长罗桂华,参谋长姜茂生,政治部主任张潮夫,辖第五十二、第五十三、第五十四团。第十七旅旅长梁金华,政治委员黄先,副旅长马长炎,参谋长陈仁洪,政治部主任高立忠,辖第四十九、第五十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