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红色余姚的美丽嬗变——记浙江省余姚市市委书记毛宏芳
红色余姚的美丽嬗变——记浙江省余姚市市委书记毛宏芳
作者:党亚惠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7期 日期:2017-03-31 浏览次数:7383
提起余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她是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殊不知,余姚还是一座拥有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之城。现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多年来深入开展余姚红色历史的挖掘和保护,大力传承革命精神,成绩卓著,在2015年11月26日召开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被表彰为“弘扬铁军精神县委好书记”。
提起余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她是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先后涌现出以东汉高士严子陵、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素有“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的美誉。如今,这座浙东小城,经济活跃,实力雄厚,在2015年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列第14名,已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殊不知,余姚还是一座拥有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之城。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游击队南渡杭州湾到达“三北”(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1943年8月,以谭启龙为书记的浙东区党委和以何克希为司令的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梁弄,开辟了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即浙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和华中地区8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经工作、文教工作、兵工生产等都做出了一定成绩。”浙东区委书记谭启龙曾这么说过。革命先烈以四明山为中心,建立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颁布施政纲领;创办了《新浙东报》,宣传抗日救国;成立了浙东银行,发行抗币;还兴办学校、医院、印刷厂等,发展文教卫事业……革命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燃起,为全国抗日之火助燃添薪。
近日,记者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到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采访。到达余姚后,在余姚市新四军研究会张杰副会长的陪同下,我们到达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梁弄镇。一路驶来,连绵起伏的四明山宽广雄伟,山上林森茂密,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波光潋滟的四明湖镶嵌其间,山水交融,令人流连忘返;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整洁优美,牛羊在清冽的小溪旁悠闲地吃草。置身其间,感受山的博大,水的明净,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那段火热与激情的岁月。
红色记忆不褪色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位于四明山腹地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群主要由浙东区行政公署旧址、浙东军政干校旧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浙东报》报社旧址、浙东银行旧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谭启龙同志旧居、浙东敌后临时代表大会旧址等组成。旧址群整饬一新,布局完整,规模集中。馆内展览史料翔实,图片、实物内容丰富,生动展现了浙东地区的红色历史。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中小学、各单位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缅怀先烈和“探索人生意义”的第二课堂,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得益于余姚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对余姚红色历史的挖掘和保护。现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自2011年上任以来,就非常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在他的带领下,余姚先后发掘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各类革命遗迹113处,占宁波大市的三分之一以上,毛宏芳争取到1.3亿元修复革命遗址、新建纪念场馆。毛宏芳强调要充分发挥余姚的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带动老区人民致富。他指导制订了余姚红色旅游开发整体规划,推出了红色余姚游、革命胜地游、战地遗址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打响了余姚红色旅游品牌。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被评选为“全国十大红色经典景区”,年接待量超20万人次。
毛宏芳一贯说:“把革命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他指示加大把革命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依托各类革命遗迹和纪念场馆,借助“四明英烈”、“浙东抗战记忆”、“岁月余姚”等专栏专版专题,运用“小载体讲大道理”等宣教模式,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六进”活动,教育引导全市上下尤其是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力量。全市坚持在每年清明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开展烈士祭扫等纪念活动,近年来成功举办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老区建设(浙东四明山)峰会、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期间,毛宏芳还专门把四明山抗战史和余姚地方党史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内容,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毛宏芳对这片红色热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深入开展余姚红色历史的挖掘和保护,大力传承革命精神,成绩卓著,因此他在2015年11月26日召开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被表彰为“弘扬铁军精神县委好书记”。
2013年5月2日,市委书记毛宏芳(前排居中)一行到梁弄镇调研横坎头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老区富民应是有质量的富裕
余姚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富足,但四明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四明山革命老区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户籍人口十多万人,如何带领老区人民共同致富是摆在市委书记毛宏芳面前的头等大事。他说,城乡统筹像“一盘棋”,在城市经济发达的余姚,这盘棋的“决胜子”就该落在革命老区的共同富裕上。惠民富民,他们不能缺席,这些为新中国建立功勋的欠发达地区农民,一个也不能少。
履职伊始,毛宏芳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区进行走访调研,在短短时间内,走遍了老区乡镇,全面掌握老区的第一手资料,第一个决定就是将红色古镇梁弄,作为自己的联系乡镇,始终进行每年5~6次的实地指导。
梁弄镇作为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素有“浙东小延安”之美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处处铭刻着光荣的红色足迹,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
走进梁弄镇,迎面映入眼帘的便是“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实现小康样板镇”的标语。这是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到梁弄考察时提出的要求。多年来,梁弄镇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争做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创文明的排头兵。
“要富民,先要保障充分就业。”毛宏芳指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也事关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效。
2012年6月,一项“乐业增收计划”在余姚老区全速推进。其主要内容为着力抓好“十个一”:如建立一个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情况数据库;开发新增一批就业岗位;搭好一个信息平台全方位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组织一批公共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探索建立一批劳务协作组织;推出一批创业扶持指导项目;开展一批就业推介招聘活动;健全一个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老区的富民,应该是一种有质量的富裕。”毛宏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求全面取消四明山老区四个乡镇以工业发展作为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生态高效农业已经是老区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吃,“前段时间梁弄镇举办樱桃节,先后有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汽车把上山的路堵得水泄不通,饭店、农家乐生意火爆。”梁弄镇党委副书记马伟军这样说道。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是老区人民的美好愿望。毛宏芳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做好老区人民宜居文章,加大对山区道路、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山区农村道路硬化、溪道净化、村庄绿化,使山区农民清洁饮用水率、农村医疗服务社区覆盖率、城乡公交客运通达率等均达到100%。“环境优美了,来的人多了,人气旺,才能聚财气。”梁弄镇党委副书记马伟军如是说。
以梁弄镇为例,为较好解决农村环境差、管理散等老大难问题,2013年开始,梁弄镇从队伍、职责、制度、经费等环节入手,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品牌化保洁公司,建立农村卫生保洁服务外包制度,将原先由镇城建办分管的集镇卫生、由镇教文卫办负责的行政村保洁、由镇农办监管的溪道保洁和市旅投公司管理的景区保洁等“四把扫帚”的职能合并归一,形成了“一把扫帚扫全镇”的保洁新模式,镇域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提升。
毛宏芳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之基、发展之需、和谐之本。”他每年都要下基层走访群众,体察民情,征集民众的意见。梁弄镇党委副书记马伟军介绍说,“以前梁弄镇没有从余姚到镇上的夜班车,这给群众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之后有群众向毛书记反映希望能开通夜班车。毛书记听后,第一时间抓落实,通知各交通部门,开通了余姚到镇上的夜班车。”
四明山革命老区,正在努力补齐农民增收的短板。这是余姚向着“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18年,山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500元,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000元,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方针迈出的坚实一步。
“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余姚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需补齐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农民增收的短板。”毛宏芳说,城乡统筹这盘“棋”我们必须下好。
余姚梁弄镇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