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试析“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鲜为人知的原因
试析“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鲜为人知的原因
作者:孙一峰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第7期 日期:2017-03-24 浏览次数:7767
刘老庄、大胡庄是分别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和淮安区的两个村庄。抗日战争中,在两个村庄先后发生过两场新四军英雄连队与日军激战的惨烈战斗。多年来,刘老庄战斗和“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媒体广泛宣传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刘老庄、大胡庄是分别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和淮安区的两个村庄。抗日战争中,在两个村庄先后发生过两场新四军英雄连队与日军激战的惨烈战斗。多年来,刘老庄战斗和“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媒体广泛宣传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而大胡庄战斗和“大胡庄连八十二烈士”的事迹,在上世纪80年代前几乎无人提及。1985年以来,尽管时有纪念、研究文章和活动在市、区媒体发表和报道,但与举国知晓、万人景仰的刘老庄连相比,其被冷落显而易见,大胡庄及周围群众和战斗的知情者、研究者心中难免产生些许不安和疚意。
1.从战斗时间来说,大胡庄战斗比刘老庄战斗发生早近两年。前者发生于1941年4月26日,后者发生于1943年3月18日。
2.从战斗地点来说,大胡庄和刘老庄都位于苏北平原,两地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地域内民情、风俗及气候、地形、地貌等大体相似。略有不同的只是大胡庄战斗主要发生在村庄和农户内,刘老庄战斗发生在田野上和交通沟内。
3.从参战部队来说,都是新四军三师属下一个建制连。“刘老庄连”是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大胡庄连”是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
4.从战斗发生的直接原因来说,“刘老庄连”是在遭遇日军扫荡撤退时,交通沟不通受阻,被大批日军包围;“大胡庄连”是在执勤驻防时被敌探告密,受到优势日军的突然包围。
5.从战斗的惨烈程度来说,两次战斗都经过包括白刃战在内的残酷拼杀,其中大胡庄战斗中,敌人还使用了毒气弹和燃烧弹。“刘老庄连”82名干部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大胡庄连”83名干部战士,除一名战士(刘本成)被毒气熏昏后躺在战友的遗体下得以幸免,其他82人也全都壮烈牺牲。
从上述情况看,两次战斗相似处很多。为什么大胡庄战斗、“大胡庄连”没有刘老庄战斗、“刘老庄连”的知名度高呢?近年来,我们通过考察和研究,初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不久,过多宣传惨烈战斗不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初,新四军重建军部,皖南事变的阴影并未在指战员心中完全退去,苏北根据地尚在创建初期,由于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时间较短,根据地的基础还很薄弱。日伪军占领着县城以上城市,在交通要道沿线和重点乡镇建立据点,千方百计对抗日武装进行扫荡、清剿。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仍盘踞在兴化、曹甸等地,不断对根据地进行骚扰。土匪特务、反动地主、反动会道门到处进行破坏暴动。人民群众对八路军、新四军缺乏足够认识,抗日热情尚未高涨。此时,较多宣传惨烈的大胡庄战斗,显然不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3年,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组织都已较为健全,经过了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和“军队地方化”等措施,地方抗日武装已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得到了一定发展,抗战必将胜利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这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转为守势,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已渡过最困难时期,日军进攻已成强弩之末。事实上,苏北日军自1943年对盐阜区大扫荡(包括刘老庄战斗)后,即未有过更大的攻势行动。这时宣传刘老庄战斗和“刘老庄连”,有利于激发指战员对日军的刻骨仇恨,鼓舞指战员的战斗意志。
地方党政组织建设状况和历来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同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淮安各级党组织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彻底破坏。1940年10月,在八路军支持下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但开始时县(工)委县政府仅下辖钦工、顺河两个区委和区署,大部分党员尚处半地下状态,县区政府履行职能尚不健全,行政能力和掌握的行政资源极其有限,根据地内大多数乡、村干部仍延用的是旧政权老人员。1941年的大胡庄战斗后,烈士遗体就是由民主政府通过旧政权的老人员组织村民运到村北的一个乱葬地里掩埋的。当时的敌情、民情和政情都不允许举行任何盛大的公葬或悼念仪式。大胡庄战斗后,刘少奇曾专门召见淮安县委书记李风,提出三点意见:依靠一支百十条枪杆子的地方武装,不要依靠主力部队;依靠一批土生土长的地方干部;依靠密切联系群众的秘密党组织,坚持原地武装斗争。这三点既是对大胡庄战斗后淮安县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也是对大胡庄战斗前淮安县工作的总结。
到了1943年的刘老庄战斗时,淮海地区通过区划调整、废除保甲制和民主选举等方式,普遍进行了政权改造,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苏北农村已经确立。敌人刚撤走,淮阴县张集区区长周文科和联防大队长周文忠即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刘老庄抢救伤员,收殓烈士遗体。三天后,淮阴县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为八十二烈士举行了公葬,为烈士筑起了一座三丈高的土墓。此后,《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华中版)都报道了“刘老庄连”的英勇事迹。1946年,烈士墓重建,烈士陵园兴建,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为陵园题写墓铭,撰写碑记。黄克诚、张爱萍等首长纷纷题词。新中国成立后,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墓和陵园多次重建,纪念碑、纪念馆也相继建好,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如此,近年来,“刘老庄连”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受到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同志的赞誉。2015年9月3日,“刘老庄连”传承部队作为新四军英雄群体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
黄克诚同志的个人因素
1982年,秦九凤同志在淮阴地委宣传部被借用时,曾听原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主任王阑西讲过,他到苏北看望黄克诚将军时,黄要他一定让苏北地方党委把1941年春天发生在高(茭)陵大胡庄的那场战斗调查清楚。当王问黄克诚,为什么刘老庄战斗在全国那么有名,而大胡庄战斗一直默默无闻呢?黄将军听后有点歉意地说:“当时是我没让宣传。”关于此事,秦九凤在北京拜会时任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的朱鸿时,也得到了他的证实。
1959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黄克诚被定为彭德怀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对与他相关的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大胡庄战斗的宣传就更无从谈起了。直到黄克诚同志再次复出,1981年在北京一次会议期间,向江苏省委负责人提及:“抗日战争中,三师在苏北有两个连是整建制牺牲的,其中一个在大胡庄,至今一点纪念设施还没有”,大胡庄战斗才再次被引起重视。
1987年,淮安县人民政府在大胡庄战斗遗址北侧建立起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园内栽植了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原新四军八旅二十四团团长)和本地干部群众捐款购买的松柏。2012年,大胡庄被列为江苏省扶贫重点村,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吴洪彪将陵园列为省“慰烈工程”重点项目,拨款1000万元,对其进行重建。
现陵园占地总面积32亩,配套建设了停车场、祭奠广场和陈列馆。新建的纪念碑型模拟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高3.5米、碑身全高16米,壮观大气,正面雕刻着原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将军“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烈士遗骸于2012年经淮安区文物部门发掘清理,在纪念碑后侧重新安葬。
如今“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陵园”不仅是一个庄严的瞻仰烈士的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新颖的园林式设计与周围大胡庄“江苏省美好乡村”的图景浑然一体,已成为淮安红色生态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