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心系老区 情牵扶贫——邓六金、陈兰两位老红军曾为金寨“鼓与呼”
心系老区 情牵扶贫——邓六金、陈兰两位老红军曾为金寨“鼓与呼”
作者:胡遵远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4期 日期:2016-12-23 浏览次数:7172
目前,全国性的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习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全国性的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习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集老区、库区、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安徽省金寨县,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志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金寨人民也情不自禁地想念起邓六金、陈兰这两位心系老区、情牵扶贫、曾为金寨“鼓与呼”的革命老妈妈。
邓六金(右一)、陈兰在泾县新四军军部合影
1982年,邓六金(国务院原内务部部长曾山夫人)、陈兰(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夫人)两位老红军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本来,有关人员准备安排她们去外地休息,而她们的第一个愿望却是回到当年战斗过的苏皖地区看一看。虽然苏皖两省处处皆有旅游胜地,但是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没有寄情于青山绿水,而是往返奔波在第二故乡的山水乡间,探访当年的房东、看望当年热情支援革命的老区人民。
一路风尘一路行。她们用了近40天时间,几乎走遍了当年所到之处:歙县、岩寺、泾县、金寨、天长、宿县、泗洪、淮安、盐城……她们乐此不疲地走着看着,关注着当年出生入死、支援抗战的老区人民。她们敏锐地发现了许多问题,她们深深地陷入忧虑之中。解放都30多年了,在这片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老百姓们仍未完全解决温饱,这片土地依然贫瘠!她们晓行夜宿,路过每一个村庄都要停下来,迈进乡间的土房,在那吱呀作响的床板上和大娘交谈、看望乡亲。晚间,听取地方领导的汇报,详细了解老区的发展情况,到十一二点才休息是常事。
安徽金寨,这个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地方,红军时期、战争年代曾为部队输送了十几万人,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当时却是安徽省最穷的一个县。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兴修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移民并村后,很多人衣食无着,被迫返回到原来的住地,无田无房。库区实行封闭管理,连打小鱼、摸虾米充饥的行为也被强行制止,多数人只好在山坡上搭个小竹棚,以挖野菜、挖山笋度日。更有甚者,白天行乞为生,夜晚如野人般地居住在树上栖身,最穷的人家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
听到这些,邓六金和陈兰难过得从饭桌边站起身来,流着泪水感叹道:金寨苦啊!老区人民在挨饿,我们怎能吃得下饭?!因为贫穷,没有姑娘肯嫁到金寨,一些人只得近亲结婚,导致一些家庭多人弱智,痴呆憨傻的比例整体上也很高;由于山区缺碘,导致发育迟缓的侏儒残疾者随处可见……身临其境、亲眼所见,她们身心震撼!她们决心,帮助金寨脱贫,要让外乡的姑娘自愿来金寨落户;改善金寨的医疗卫生条件,不能让老区人民继续缺医少药地生活下去了。
在奔波中、在调查时,邓六金、陈兰她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这片无数人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土地上,在这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后面,还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老红军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新中国成立初期返乡的残疾军人尚未得到很好的安置,老区的建设明显滞后,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大力扶持,对这样贫穷的老区需要有一定力度的倾斜政策。
一个多月的“休假”,使她们大病一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1983年春,她们又风尘仆仆地赶回闽西故乡。在那里,她们同样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回到北京后,她们就如何解决老区问题,反复通电话、或当面商谈,经过多次探讨、反复思忖,她们慎重地写下了一份报告,呈送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案头。她们上书总书记:今后修水库要先妥善解决移民的安置问题后再开工,以免难民层出、后患无穷;对于告老还乡、居住乡村的老红军要给予固定的生活费用,做到老有所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幸福地安度晚年;要让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要重点解决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要关注当年对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员,告诉他们共和国没有忘记昨天、没有忘记有功之臣!
邓六金(左三)与老区人民合影留念
对于她们的倡议,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胡耀邦总书记亲笔写给习仲勋、乔石同志批示:“这些老大姐下乡作调查,很不容易,要适当鼓励。办公厅可派人去看看,代我们向她们致意。1983年6月27日 胡耀邦”徐向前元帅看到她们的报告,称赞道:“两位大姐不辞劳苦,深入老区考察,精神可嘉。”她们的《回乡见闻》(即她们的报告)还作为1983年的中央传阅文件下发到各个部委。
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办公室,国家计委、财政部、民政部、妇联、卫生部等单位分别派出工作组去实地解决问题;解放军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用专列给金寨人民送来了军队换发下来的旧军服。不长时间,山上的小窝棚拆了,移民们搬进了新建成的房屋里,不再惧怕雨雪风霜了;政府专门派来技术员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网箱养鱼;养蚕一条龙、茶叶一条龙,种植木耳、蘑菇、板栗,实行山货深加工;青年人进厂作工缫丝、纺纱、织布,年长者留在家中种桑养蚕……金寨在安徽的经济水平由末位上升到中等水平;逢年过节省市县的领导还要划着小船去同库区的乡亲们一起过年……
听到老区人民的欢声笑语,得知他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两位老妈妈的脸上漾起了由衷的喜悦!
文章写到这里,邓妈妈常说的那些的话仿佛又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树高千尺不能没有根,老区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绝不能让他们为革命洒下的鲜血付诸东流!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绝不能忘记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
今天的文字记录着昨天的历史,老一辈的爱心启迪我们、教育我们:要加大力度脱贫老区、致富老区,要加快进度建设老区、发展老区,要让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心系老区、情牵扶贫的革命老妈妈——邓六金、陈兰,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