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淮阴革命老区人民是好样的
淮阴革命老区人民是好样的
作者:梁培柞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15 浏览次数:7767
淮阴自秦代建县,2001年撤县建区。全区总面积1264.1平方公里,人口908532人,全区21个乡镇都属革命老区。
历尽沧桑的码头官巷
古黄河风光
建设中的家园
淮阴自秦代建县,2001年撤县建区。全区总面积1264.1平方公里,人口908532人,全区21个乡镇都属革命老区。
抗战期间付出巨大牺牲
淮阴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基点之一。1928年2月,首届淮阴县委诞生。从此,淮阴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工人、农民、学生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暴发。1939年3月,淮海地区的主要城镇均被日寇占领,日寇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42年2月,刘皮街一晚被日军烧房72间,杀害群众30多人,蹂躏妇女5人。苏营村一庄30多人躲在地窖里,被日军放毒气活活的毒死。3月,棉花庄、梁庄等地被烧得仅剩下断垣残壁,被抢得十室九空,百姓妻离子散。丁集、娘庄、张圩被烧40多家,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在日伪统治时期,全县被抓壮丁的有2676人,遭杀害的251人,致残的1015人,丧夫失妻的4059人,被烧房屋20172间,被抢牲畜18688头,抢劫烧毁粮食252万斤,衣物151万件,农具18万件。敌人的暴行,没有吓倒老区人民。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八路军、新四军一道,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忍饥寒、沐风雪、入枪林、出弹雨,冲杀在革命的疆场上,涌现出一大批抗日英雄,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指战员,与日军遭遇在刘老庄。82名勇士,靠老区人民开挖的交通沟,从拂晓到黄昏,抵抗3000日寇,终因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82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1943年5月中旬,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在淮阴老区人民的支援下,打响了凌桥战斗。在团长胡炳云的指挥下,经过四小时的激战,毙伤日军80多人,伪顽120多人。1943年9月下旬,淮阴县独立营洪治国、刘马童等与新四军三师十团紧密配合围困了张集据点,历时8个多月,最后一举歼灭了日伪军300多人。
在八年抗战中,全县涌现出了十多名抗日虎将,这就是文科区的周家“三只虎”、苏家“两条龙”,宋集区的戴家英,北吴集区的吴志举,张集区的吉同袍、刘马童、洪治国等。据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全县有1054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抗战中,淮阴老区人民以赤诚的爱国主义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1944年春夏以后,地委要求淮阴县动员2700名群众参军,全县仅用了11天就完成了参军任务。
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淮阴县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仍然是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发扬老区抗战精神,共克时艰,全力建设小康社会。
工业经济快速壮大。2001年3月启动建设“淮阴经济开发区”。2008年4月启动建设“淮阴工业新区”。2000年全区21个乡镇建起了工业集中区。从2010年开始,全区251个行政村都建起了村级创业点。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应税开票销售收入202亿元,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达到9.61亿元。
农业生产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建成排涝支河、灌溉干渠13条,大中小沟11600条,排灌泵站678座,对50万亩农田进行改造。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到65.8万亩,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高效农业先进区。
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全区新建成片林4.45万亩,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28万亩,城区建成了黄河风光带、盐河风光带、人民广场、母爱公园等七个高品位的广场和15个小游园,城市绿化率达到40.35%。21个乡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获省级生态区命名。
文化建设竞相迸发。全区投入1000多万元对韩信故里、漂母墓等文物进行了复建;有5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21个乡镇文化站建设;251个行政村都通了有线电视,2010年就顺利地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验收。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966.4公里,宁淮高速、淮徐高速建成通车,新长铁路投入运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现有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等113所,中小学入学率100%。卫生事业大为改观,全区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1个,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20个,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民生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住的方面,全区建成了8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40%以上的农民建起了楼房。在城里,建起了保障性住房3000多套,使80%的低收入户住进了新房。在行的方面,全区21个乡镇全部通公交车,251个行政村有223个行政村通了车。在医的方面,全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158896户,占全区总农户的98%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老区抗战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项工作一年更比一年好。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9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3.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039元和11215元,再过一两年,全区就可以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