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追记刀劈日军的英雄王德诚
追记刀劈日军的英雄王德诚
作者:徐振理 蒋永龙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07 浏览次数:7767
在王桥战斗胜利72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撰写此文,希望能找到王德诚烈士亲人,希望烈士家乡和牺牲地能为之竖立纪念碑。我们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愿盐阜乡亲永远不忘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王德诚烈士!
今年是王桥战斗胜利72周年。在这场反“扫荡”斗争中,有一位刀劈日军的新四军英雄王德诚。江苏省滨海县王桥战斗烈士陵园里,墓碑记载阵亡48人,内有老红军王光汉、薛炳乾、封义顺等,令人遗憾的是,没有王德诚的英名。据陵园工作人员了解,战斗中牺牲烈士应该是50多位,因当年战后资料整理不完善,遗漏了一些烈士英名。王德诚烈士的家乡河北省南宫县也没有他的史料记载,更没有坟墓和纪念设施。1943年9月,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出版的《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塔落成典礼大会纪念册》中有王德诚烈士的名字,还收录了欧克撰写《悼王德诚同志》。在三十九集团军一一五师三四五团(原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的烈士英名录以及《阜宁县烈士名录》客籍烈士名录中都能查到王德诚的名字,但在《滨海县志》和《滨海县烈士名录》客籍烈士名录中则查不到。
本文作者历时一年,分别从江苏省滨海县和扬州市专程到南京、北京采访了王德诚的三位战友。我们在江苏省档案局征集处章瑾等三位同志陪同下,拜访了江苏省电工局纪委原书记、离休干部、91岁的王博夫老人。后来,我们又采访了空军离休干部、97周岁的朱鸿首长和总后勤部离休干部、92周岁的周东葵首长。
王德诚同志已经牺牲72年了,但是他的战友们和苏北老根据地的人民始终不曾忘记他。几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以及勇敢机智、才华过人的形象一直在朱鸿、周东葵、王博夫、丁克明(沈阳军区空军原副政委,已故)等许多新四军老战友的脑海中显现。
王博夫曾任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宣传队分队长。2003年6月,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三师暨苏北根据地研究分会回访团到苏北回访,专程到阜宁县芦蒲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祭扫。在如林碑群上的二十四团烈士名单中,王博夫一眼看见了“王德诚”三个大字,不由一阵心酸,如刺在胸,抚碑痛哭。
1940年10月,八路军第五纵队开进盐阜区,消灭了江苏常备八旅,解放了阜宁县城,取得反顽斗争胜利。10月底,以五纵队教导营为主扩军1000多人,在阜宁县二区天赐场(今滨海县天场镇)组建阜宁大队,谢振华任大队长,王德诚任大队宣传队副队长。
11月,经早自己两个月入伍的本乡同学仲德芳的引荐,王博夫参加了阜宁大队政治处宣传队。当时天气很冷,报名的第一天,军衣未发,王博夫只穿了两条破单裤。王德诚看到后,把自己的一条单裤给了王博夫,令他感动不已。
过阳历年时,王德诚亲自编导、演出的《小放牛》《补大缸》几出小戏,给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教歌、排戏非常认真,大家感到他有组织能力、有业务水平,非常敬佩他。他的歌喉高昂、音域宽广,又善于指挥,凡他教唱的歌曲,都迅速在这支新组建的部队普及开来,不但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也有力地振奋了军民抗日情绪。王博夫回忆说:“如今70多年过去了,每逢听到《大刀进行曲》时,我总能想起王德诚教大伙学唱这首歌的情景。他还常和宣传员一起写抗日标语,非常积极能干。他身材魁梧,军装向来穿得整齐,腰间挎着支小手枪,为人豪爽豁达、待人热情,又黑又胖的脸上常带微笑。”
1941年8月,阜宁大队与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部分合编为新二十四团。1942年部队实行精兵简政,王德诚从团政治处到二营。这时,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大鬼头刀,背在身上:刀上用两片红绿布缠着,特别耀人眼目。战友们问:“王干事,你身上背的那把大刀,是真大刀还是演戏用的假大刀?”他自信地说:“这可是一把钢质特好的真刀。如哪天遇到机会,我准叫它显显威风给你们看看。”六连党支部书记王道文和七连指导员王玉又问他:“你会不会用呀?!”“不会用,我背它干啥?不信我耍给你们看看!”说完,他就耍起来,只听见飕飕的风声却看不清刀影,战友们都看呆了,由衷地佩服说:“你真有功夫,说不定哪个小鬼子要做你的刀下鬼呢!”
真没想到,在八滩王桥战斗中,他这把大刀果然大显身手了。
1943年3月29日,日军山本中队178人及伪军朱宝元部100多人、徐继泰部200多人,第三次侵占八滩镇。山本亲率日军占据离八滩不足一华里的王桥口王家油坊三个高大坚固的院落。这里四周是开阔地,易守难攻。
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当机立断,令师参谋长洪学智、八旅二十四团团长谢振华为指挥,集中二十四团一个团和师部特务营两个连的优势兵力,由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当晚9时30分,部队发起攻击。
时任新四军三师宣教科副科长朱鸿回忆说:“八滩战斗中,身为干部文化教员的王德诚坚决要求参加部队组织的‘勇敢队’(突击队)。黄昏时他经过我们驻地时,带着几颗手榴弹和一把系着红布的大刀,豪气满怀地向我们挥手告别。战斗中,他挥舞大刀,与战士们并肩对敌厮杀。二营五连几经肉搏拼杀,秦连长牺牲了。营特派员封义顺上去继任连长,也在血战中牺牲了。在这危急的关头,王德诚猛地大喊一声:‘我是连长,跟我来!’他带领战士前赴后继,顽强拼杀。经过激战,新四军终于收复了八滩。但我们的好战友王德诚同志却再也没有回来。”
时任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团部文化教员的周东葵回忆说:“那天夜里特别黑,除借敌人的照明弹和烧敌据守房屋的火光稍能看清我们左臂扎着白毛巾、敌人穿的黄呢军大衣外,其余都看不清。随着王德诚的一声大喊,拼杀声、爆炸声响成一团,直杀得日军又死伤一大片。就在快把残寇全歼的时候,大刀王德诚却和战友们一同倒在了血泊中。因为天黑又有烟幕,王德诚同志究竟用他那把大刀砍死多少日军,谁也说不准。在打扫战场时,大家看到王德诚那把大刀上沾满了污血。”周东葵说:“王德诚同志壮烈殉国后,团首长命令我接任王德诚生前职务,担任二营干部文化教员。”
这次战斗共击毙山本中队长以下日军100多人,歼灭伪军一个大队,生俘日伪军200多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机枪3挺,步枪250余支。八滩重新获得解放。在战后总结大会上,三师表彰和悼念了抗日英雄王德诚烈士,他的英勇事迹登在《战斗报》上。从此,大刀王德诚的名字广传盐阜地区、苏北平原。
2014年10月15日,新四军老战士夫妇97岁的朱鸿和94周岁的鲍虹委派儿子朱宏佑,到江苏省滨海县王桥战斗烈士陵园寻找王德诚烈士墓地,结果无功而返。第二天,徐振理又把他带到阜宁县芦蒲镇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在刻有1700多位烈士英名的碑座上,他们找到了王德诚烈士的名字。朱宏佑献上鲜花、泪如泉涌,他对着碑座说:“王德诚伯伯,我受父亲朱鸿、母亲鲍虹的委托,专程从北京来看您了,我们永远铭记着您!”
在王桥战斗胜利72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撰写此文,希望能找到王德诚烈士亲人,希望烈士家乡和牺牲地能为之竖立纪念碑。我们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愿盐阜乡亲永远不忘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王德诚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