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周一峰在南通反清乡斗争中
周一峰在南通反清乡斗争中
作者:王茂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05 浏览次数:7767
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我苏中四分区军民开展的反清乡斗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时任中共南通县委书记兼县警卫团政委的周一峰同志,带领县委一班人与根据地军民同生死、共患难,坚守在四分区前哨阵地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直至最后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周一峰同志1991年去逝,今年1月28日是他诞辰100周年。
1943年至1944年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四分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处于平原水网地带,日伪军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式的战术,进行反复清剿,企图围歼我地方武装力量和党政机关。同时,从天生港经丁堰到掘港海边筑起近200公里的竹篱笆,配置重兵,设立了望哨和大小检问所,以隔绝清乡区内外的联系。在苏中四分区,南通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它,南可控制海启,北可屏障如皋。因此,从1943年4月开始,日伪清乡时把矛头首先对准南通县。我主力和党政机关大部跳到清乡圈外,周一峰同志和其他少数领导同志留在清乡圈内坚持斗争。作为县委书记兼警卫团政委,他认为南通县是苏中四分区的前哨阵地,必须做到人在阵地在。他和梁灵光、顾尔钥、殷逸等领导经常深入虎穴,机动灵活地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甚至连张北生的清乡主任公署所在地南通城里都被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反清乡斗争前,周一峰正确分析了敌我斗争的形势,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根据四地委的部署,从思想、组织、物质以及改造地形等方面作了准备。他多次强调说:“南通县是苏中四分区的前哨阵地,地处前沿,事关大局,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到人在阵地在,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乡不离乡,誓死守住,才能确保整个分区反清乡斗争的胜利。”他深入实际,结合各地情况,反复阐述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宣传坚持原地斗争的重要性和对付敌人的办法。在农村,他除了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之外,还利用民间吃长寿面、喝鸡血酒等习俗,团结教育群众在原地坚持斗争。在党内,他特别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成为领导群众坚持原地斗争的核心和堡垒,党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
疾风知劲草。在反清乡斗争中,面对凶残的敌人,严峻的形势,周一峰始终坚持在斗争的第一线,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教育干部群众,鼓舞士气,研究对策,部署工作。日伪在清乡初期集中兵力对我中心地区进行残酷的清剿,所到之处,一片腥风血雨。当时金沙区少数几个乡的一部分上层人士和地主暗中主张“维持”,企图妥协。在这关键时刻,周一峰赶到该区,代表县委慰问受害干部群众,号召组织互助互济,克服困难,团结对敌,同时帮助区委分析斗争形势,总结斗争经验,研究进一步开展反伪化、反维持、反投降斗争。不仅振奋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斗志,而且也较好地稳定了上层人士的情绪,金沙区的张沙乡后来成为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一面旗帜。
1944年2月,刘桥区委在通西万愿楼召开扩大会议,突然遭到日伪军袭击,到会的大多数干部被俘或牺牲。听到通西出了事,周一峰毅然从通中星夜赶去。侥幸脱险的刘桥区委书记程俊贤等人,望着他疲惫的神色,眼睛湿润了。他顾不上休息,抓紧时间听汇报,谈意见,冷静分析斗争形势,和该区同志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对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开展对敌斗争。同年4月26日,县警卫团经过激战,击退了敌人的袭击,但团长殷逸不幸牺牲。周一峰失去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心痛万分。他和大家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后,针对干部战士的思想状况,对部队进行了休整。他上课作报告,找干部战士谈心,要求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这支抗日队伍的历史责任,不能因为一时挫折而灰心丧气。他说:“干革命就会有牺牲,为革命牺牲是值得的,我们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要为民族解放战斗到底。”
为了适应反清乡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苏中四地委的部署,全县党政机关和人员实行精兵简政,周一峰和县长梁灵光研究决定,县委县政府带头裁并机构,精减人员。机关除县委书记、县长和秘书外,组织、财粮等部门也只留下少数人,其余的部门和人员分散到基层去加强工作。对警卫团也进行了整编,只留三营坚持原地斗争,团部及一、二营由副团长罗桂华和政治处主任韩念龙率领跳到清乡圈外打击敌人,配合内线斗争。县委还将三营九连调往通海地区配合区队作战,又从八连中抽调骨干加强金沙、余西、石港等区队。县委还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短枪队,在敌人的心脏里进行战斗。通过采取这些可行的反清乡斗争对策,不仅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还提高了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
经过半年惊心动魄的艰苦斗争,取得了第一期反清乡斗争的胜利。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又先后策划了延期清乡、高度清乡的新阴谋,斗争更加复杂,环境也更加恶劣。部队的供给发生了困难,甚至有时断炊吃不上饭,但部队照常行军作战。周一峰跟部队一起行动,战士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战士没有吃的,他也一起挨饿。为了让部队吃饱饭,休整好,他每到一地,就去找干部商量,发动群众支持部队,支援前线。通过他的积极努力,很快使部队的供给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
由于周一峰同志与顾尔钥、殷逸等同志一起,英勇顽强地坚持原地斗争,顶住了日伪军的猖狂进攻,逐步扭转了出现的被动局面。1944年,四地委提出了新的斗争策略,要求坚持公开斗争,加强辅助斗争,以麻痹敌人,求得斗争形势的缓和。周一峰深入到各区贯彻地委指示,帮助各区委分析敌人的新阴谋,特别要求中心地区灵活运用斗争策略,交替使用公开的与隐蔽的斗争,以求暂时的缓和,减少群众的损失,辅助公开的武装斗争。周一峰率领部分战士,穿插在各区之间,有时一个晚上变换几个住处,曾数次与敌机动清剿队遭遇,有时与敌军仅一河之隔或近在咫尺。由于他机智沉着,多次化险为夷。经过反复同日伪较量,使广大群众渡过了反清乡斗争最困难的时刻,坚持了阵地,积蓄了力量,取得了反延期清乡和反高度清乡的胜利。
周一峰不仅是一名足智多谋的“军师”,善于把握斗争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44年苏中四分区反据点斗争开始之后,南通县迅速作出了夏季攻势的部署,他和团参谋长贾鸿钧分析敌情,认为海晏镇敌据点交通不便,孤立难援,加之该据点内有我们的内线,于是决定派七连夜袭海晏镇敌据点。6月13日晚10时,在他的指挥下,七连攻击开始。日伪军拼命顽抗,作困兽之斗。由于七连缺乏攻坚武器,使进攻受阻。在这关键时刻,周一峰和贾鸿钧等人当机立断,决定采取火攻。一把大火,迅速漫延,烈焰熊熊,铺天盖地,烤得敌人鬼哭狼嚎。伪军举起白旗投降,日军拒降,大部分被火烧死。此战全歼伪军一个排,日军一个小队,不仅打破了日伪军对清乡区沿海南北通道的封锁,而且也鼓舞了军民的斗志,打开了反日伪据点斗争的新局面。
1944年五六月份,南通抗日军民开始扭转了反清乡斗争极度困难的局面,出现了有利的斗争形势。周一峰代表南通县委迅速作出全面攻势的新部署。他和有关人员研究作战方案,提出了“首战通中,取得经验;挥戈西进,加强边区战斗;进军通海,打开局面;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军政攻势”的战略部署。根据这一新的部署,警卫团七连首先在九门闸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全歼进犯之敌。尤其是在火攻海晏镇日伪据点胜利的影响下,各级武装主动出击,形成了群众性反据点斗争的大好形势,拔除和逼走了日伪军10多个据点,并打了几个漂亮的伏击战。其中何家桥伏击战,延安《解放日报》还作了专题报道,称赞南通警卫团创造了我在清乡区打歼灭战的光辉战例。
1944年夏秋季,全县军民在周一峰等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周一峰同志在南通反清乡斗争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南通人民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