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一部不同读法皆有收获的战略著述——《岛屿战争论》读后感
一部不同读法皆有收获的战略著述——《岛屿战争论》读后感
作者:曾苏南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5-09 浏览次数:7768
朱文泉将军是我一直敬重的老首长,有幸在他的《岛屿战争论》出版之前读到这部百万字巨制,并让我提出修改意见,心中既感欣慰,又觉忐忑。掩卷品味,感慨良多,觉得用“不同读法皆有收获”来评论这部著述是恰当的,同时也最能表达我内心的钦佩之意。
我以为本书达到了战略研究的四种境界,读者可从不同层面去获取营养。曾有人提出,作为战略研究者必须通过历史、科学、艺术、哲学这样四种境界才能成功。同样的道理,一部战略著述也只有达到了上述四种境界才算佳作,而《岛屿战争论》做到了。
关于历史境界。克劳塞维茨认为一个单独而彻底详细的史例要比十个仅只触及表面现象的史例更具有启发性。本书对古今中外有关岛屿作战的史料真的是抱着一种“穷尽”的态度去收集、整理和加以系统研究的,甚至给人以岛屿作战“百科全书”那样的印象。这只要略看一下全书500余本主要参考书目、对112处“最早的……”“第一次……”“首次……”的相关内容汇总附表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并且,作者不是止步于对战史战例一般的罗列与引用,而是将他们作为研究的对象,或者作为研究的基础,更重要的则是在于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达到“通古今之变”的目的。
关于科学境界。如果说历史境界是为了“通古今之变”,那么科学境界则是为了“识事理之常”。一般来讲,写“大部头”难在结构,写“小文章”难在层次,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大部头”通常需要构建繁复宏大的理论体系,而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迟浩田上将在“序言”中对《岛屿战争论》丰富发展了岛屿战争基本内涵,其整个理论架构和概括阐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前瞻性已有高度评价,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补充说一点的是,过去我军有的军事战略著作往往就军事战略讲军事战略,研究视野不够宽广,忽视了与军事战略具有紧密内在关联性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存在将本来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信息化战争根本不允许这样的研究,岛屿战争的特殊复杂性也要求我们具有大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善于运用国家一切资源,协调与岛屿战争相关的各个领域,真正形成战争合力并赢得战争。在这方面,应当说朱文泉将军的《岛屿战争论》具有示范的意义。他思考岛屿战争,但理论思维超越了岛屿战争;全书通篇确实都是在“论”的层次上去研究岛屿战争,而不是满足于论述岛屿作战的方式方法。在我看来,本书之所以多达百万言,主要原因是作者论及了与岛屿战争相关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作战、指挥、训练、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而且都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于艺术境界。战争的学问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艺术是基于经验的,因而表现为异彩纷呈的,是承认个性、特色、风格和流派的。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萌生写一部关于岛屿战争的书,是由于从军几十年都在东南战略方向进行抗登陆和登陆作战准备,并先后在各级重要指挥岗位上谋划军事斗争。这当然是作者从大量而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直接获取经验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作者“平时有一定的学习、研究与训练实践的积累”,已经“形成一些零珠碎玉”。全书许多部分特别是论及战争指导、岛屿作战指挥、联合训练、为将之道等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时,都显现出一名儒将鲜明的个性语言风格和军事艺术才华,使人感觉相当耐读。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尽管作者实践经验丰富,然而完成这部著述仍然“并不轻松”,整个写作过程历时6年半,仅学术准备就用时2年3个月,体现了作者“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治学态度。对于学术浮躁普遍存在的当下,这部著作的写作和出版也是一剂“良药”。从上述不能看出,战略家本身应当是一位艺术家。战争(军事)科学与战争(军事)艺术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简言之,我们所说的科学,是艺术的科学;我们所说的艺术,是科学的艺术。
关于哲学境界。如果说管理都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那么战略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正如西方战略思想家博弗尔所说,我深信战略也像所有一切的人事一样,其中的支配和导引力量必须是理想,而那也就把我们带入哲学的境界。《岛屿战争论》的整体思考是富含军事哲理的,其12篇篇名——“势论”“因论”“略论”“术论”“将论”“戟论”“象论”“给论”“心论”“法论”“备论”和“瞻论”不仅有点睛之妙,而且体现了东方兵学注重哲理思辨的传统内涵;书中大量论及了世界范围内海洋与岛屿争端的矛盾冲突,研究了岛屿作战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分析了我军在战争准备与实施方面的诸多现实难题和症结,作者所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力求科学而完整,力避绝对化和片面性;书中还涉及到了有关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许多问题,它们往往都是两难甚至是多难选择,通常没有所谓的最佳决策,而是只能要求相对优选,尽量合理可行,作者在对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作深入剖析的时候,都体现了辩证思考的精髓,我也以为是难能可贵的。
我是从上述四种境界去读《岛屿战争论》的,或许对于其他读者会有一些参考的作用。
(作者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