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傅奎清将军来我连
傅奎清将军来我连
作者:王茂华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08-29 浏览次数:6925
九十高龄的傅奎清将军
收到2012年第12期《铁军》杂志之后,我同往常一样打开认真阅读。当翻到杂志第五页时,一个我非常熟悉而又难忘的名字及照片映入了眼帘:这就是沈阳军区原副政委、南京军区原政委、现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傅奎清将军。看到傅将军学习十八大的体会文章和他92岁高龄仍身体健康的照片,我在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感到高兴,并衷心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的同时,回想起了将军关心爱护基层连队干部战士的感人故事。
话还得从我入伍当兵说起。
1972年12月,我从江苏省南通县农村应征入伍,来到辽宁省金县龙王庙北侧军营的沈阳军区高炮第七十四师六五四团(该建制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后取消)当兵。从南方到北方当兵,我最担心冬季的寒冷气候难以适应。没想到部队营房冬季有暖气,在室内还是比较暖和的。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12月中旬,我们营接到军区命令,从辽南搬至辽西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一天夜里,我们连所在营,长途摩托化行军,于第二天上午到达了目的地辽西朝阳县二十家子公社一个叫西大营子大队的地方。从营长牟福进的讲话中得知,军区命令我们在这里开山打石头,自建一个营住的营房,要求当年建当年住,今后就长期在这里搞战备训练。
这个地方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同辽南相比有天壤之别。这个地方十年九旱,山上不长树、不长草。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走到哪里都是家,一句话,要准备吃苦。建营房期间,部队都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从1974年的1月5日开始,在团营建工作组统一指挥下,我们以连为施工单位,从地方请来几位瓦、木工师傅作技术指导,上山打石头建营房。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营房建好了。
新建的营房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冬季取暖有点问题。因为每个班住一间房,每两个班对面住合用一个火墙,烧一个炉眼取暖。营房建在山坡上,冬天经常刮大风,而每年每个炉眼只有一吨取暖煤,满足不了正常取暖的需要,夜里常常是睡着了又被冻醒。有的战士怕冷,就戴着帽子、穿着袜子睡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度过了两个寒冬。
1976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天气特别寒冷。我正在按营里制订的冬训计划组织连队干部战士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突然发现从营房南边山脚下向营区开来一辆黑色轿车。轿车进至我们训练场100米左右时停下,从车上下来三位军人,向我们训练的方向走来,其中两位年龄大的,一位年轻的。因为没有军衔,我们既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首长,也不知道是多大的首长。
此时,其他连队都在营房后面的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就我们连在营区最前面的训练场上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我由排长直接提升为连长仅仅几个月,又是一个当兵还不到四年的新兵,这种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感到很紧张。但我心里明白,一般师、团首长来,都是乘坐北京吉普,这辆黑色轿车肯定是师以上首长坐的,再说两位年龄大的看样子有50多岁,肯定是大首长。
说是迟,那时快,眼看这三位首长距离我连训练场越来越近,我立即对全连下达停止训练集合的口令。全连集合后,我向首长走来的方向跑去,在距离首长五至七步远向首长报告:“首长同志,炮兵第六五五团二营四连(1975年我连由原六五四团一营一连改成六五五团二营四连)正在组织手榴弹投掷训练,请指示,连长王茂华。”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向首长敬礼报告之后,首长在还礼的同时说:“天气寒冷,让战士们进室内暖和暖和,不要把战士冻伤了。”我向连队下达解散口令后,领着首长向营区走去。此时,这三位首长中那位年轻的首长对走在前面的两位首长分别给我介绍说,这是军区傅奎清副政委和杨迪参谋长,两位首长来看看连队干部战士。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一个劲地说:“谢谢首长对我们的关心!谢谢首长!”
我对跟在后面的值班排长说:“赶紧向营首长报告,军区首长来了。”傅奎清将军说:“不要惊动他们,我们随便看看。”他边说边和杨参谋长向营区前面的第一排平房走去。那是我们连一排和二排的战士宿舍。傅将军走进宿舍之后,边看边问我火墙好不好烧,漏不漏烟,夜间温度能达到多少度,战士睡觉冷不冷,一个炉眼一冬给多少取暖煤,够不够烧等问题。我向首长报告说,每年入冬取暖之前,营里都统一对生火员进行培训,保证每个班都有会烧炉子的人。因为营房刚建第三年,火墙还属于新墙,比较好烧;我们除班排每天各自检查火墙是否漏烟外,连队值班员每天都要对火墙是否漏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漏烟,由专门人员进行处理;战士宿舍夜间温度一般8至10度,很少达到12度以上;每个炉眼一冬仅有一吨取暖煤,我们虽然采取种种办法节约,但还是不够烧。
正在这时,一个刚从湖北黄石入伍的新战士李伦从外面走进来。杨迪参谋长问:“小伙子,夜间睡觉冷不冷?”小李说:“有时火墙烧热了,睡觉就暖和一点,如果火墙烧不热,睡觉就冷,只好戴着帽子穿着祙子睡觉。”这小伙子,几句话就把我们连取暖问题的实情都说岀来了。首长看了我连炮一班和炮二班之后,又看了炮四班和炮五班。傅将军从二排宿舍走廊向外走的时候,对杨迪参谋长说:“连队干部战士很辛苦,要搞好取暖,不能让他们受冻。”然后,三位首长就上了汽车。当营长车世昌、教导员裴克顶赶到我连时,傅将军他们乘坐的车子已行驶至山脚下了。
就在傅奎清将军来我连后的第三天,营长车世昌召集我们各连连长和营部管理员开会,会议内容是全营统一组织去北票拉取暖煤。我们几个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感到很奇怪,当年的冬季取暖煤早就拉回来了,有的已快烧完了,还有什么取暖煤,哪有这样的好事?营长笑着说,他刚接到团首长从辽南打来的电话,说是我们营因为用烧火墙取暖,在原有冬季取暖煤的基础上,每个炉眼再增加一吨取暖煤。后来得知,傅奎清副政委和杨迪参谋长调查了解到我们冬季取暖存在的实际问题后,及时打电话与师、团沟通,才使我们全营的取暖问题得到大大改善。从那年起,后来每年冬季的取暖煤,全营每个炉眼都是两吨。我在这个营房先后住了10年,亲身感受到傅将军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傅将军是一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又是一位新四军的老战士,傅将军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战士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条件下,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在傅将军身上不仅处处体现,而且得到发扬光大。
傅将军来我连的亊至今已整整过去36年了,但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