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17-03-09 浏览次数:7767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是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真实故事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出品,江苏新晖文化传媒公司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影视中心等联合承制。
简 介
历时两年时间,《沙家浜》摄制组先后在福建、上海、河南、浙江、河南、北京、江苏等省市,走访百余位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中间,有新四军“江抗”老兵,有新四军伤病员,有新四军后方医院护士,有伤病员的遗孀、子女,还有当年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年迈演员。同时,深入到福建闽东红军独立师诞生地、河南沙家浜部队、新四军苏南战场旧址等地寻访拍摄。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是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新四军成立78周年之际,这部纪录片由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出品,江苏新晖文化传媒公司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影视中心等联合承制,11月9日至16日首先在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播出。
第一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15.html
第二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16.html
第三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17.html
第四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18.html
第五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19.html
第六集:http://www.tiejunmedia.com/video/details/id/20.html
纪录片《沙家浜》关注名词解释:
一、关于戏名和地名
沙家浜,原本是个戏名。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人民沪剧团在创作沪剧《芦荡火种》时,编剧文牧把这个地名写进了戏里。第一场里,陈天民和阿庆嫂对唱:“你们湖东沙家浜,人称红色保险箱,这十八位伤员交给你,掩护工作你担当”。“只要是,春来茶馆活着我阿庆嫂,十八位同志一定能在沙家浜”。常熟地区是水网地貌,地名带“浜”字的多,比如有董浜、曹家浜。由此,文牧塑造了“沙家浜”的地名。之后,这个沪剧改编成京剧,毛泽东定名《沙家浜》。
一个世纪前,“沙家浜”故事发生地叫横泾,清代宣统二年,常熟县当时设4市31个乡,就有了横泾乡。区划更迭,横泾这个名称一直保留了下来。沪剧《芦荡火种》的上演,横泾人看到演的是发生在自己土地上的红色戏,曾把横泾乡改为“芦荡乡”。1992年,这个乡又经常熟市同意,向江苏省民政厅提出申请,把“芦荡乡”改名为“沙家浜镇”。
从这一年起,沙家浜的戏名,成了一个真实的地名。
常熟市原党史办主任沈秋农对摄制组说,“改名沙家浜镇,不是追求时髦,还是出于常熟人民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原沙家浜镇党委书记、现任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亚辉说:“沙家浜的芦苇是带血的,我们改名,主要考虑有利于对红色资源的保护。
二、关于东路和闽东
《沙家浜》抗战故事,会涉及两个地名:一个东路,一个闽东。
提到沙家浜,自然会想起36个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的伤病员:一、他们都是在东路地区作战时负伤或患病的;二、伤病员中多数是来自闽东的人民子弟。
东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地理概念,指南京至上海铁路的东段,西起常州,东至上海,南起太湖,北临长江。东路的中心是常熟。因为东路地区党的工作基础好,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早,又比较富庶。1939年5月,陈毅指派叶飞率新四军六团挺进东路,目的是解决“人、枪、款”,发展部队。当时,国民党限制新四军东进。陈毅让六团不暴露番号,与一个地方武装“江南抗日义勇军”成立联合指挥部东进,简称“江抗”。9月,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有意与“江抗”制造摩擦,在江阴顾山发生交战,六团政治部主任刘飞负重伤,副团长吴焜被敌人冷枪击中牺牲。“江抗”部队受命西撤,离开了东路。部队西撤,伤病员留了下来,隐蔽在沙家浜的芦苇荡、或流动于阳澄湖地区村庄养伤养病。
摄制组来到沙家浜部队时,20集团军政治部负责军史工作的张冰说,“拍《沙家浜》,闽东不可不去”。因为,挺进东路的新四军六团,是由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的。京剧《沙家浜》第5场中郭建光有两句唱词:“困难吓不倒英雄汉,红军传统代代传”。这就是说,新四军伤员病员中不少是红军,是来自福建宁德地区的老红军,他们即使负伤生病,依然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他们带头以红军的精神和作风,战胜伤痛和困难。摄制组在上海采访当年“江抗”后方医院护士黎明时,这位93岁老人给我们说了闽东红军伤员的故事。她说:有一个伤病员讲话,福建人啊,那个大腿上打的一块肉都掀起来了,里头来的时候都是蛆啊,又没有药,只能擦点红药水,痛啊,哎约哦,哎约哦,我老是记得他,后来住了医院里,慢慢好起来了,就是靠自己的坚强意志。
三、关于兵民和人民
新四军六团来到东路地区作战,人生地不熟,特别是语言交流困难,部队说闽东语,当地人说吴语。常熟人开玩笑说,福建话像外国人说话。但是,老百姓知道“江抗”部队是新四军,为解放人民来到江南抗日作战,所以群众大力支持部队。东进部队从茅山出发,刚刚来到无锡梅村落脚,当地各界立即掀起拥军热潮。无锡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富耀南对摄制组说:我们无锡各界掀起拥军高潮,妇女界,包括小朋友,都到梅村去慰问演出。包括无锡工商界,无锡工商业比较发达,荣(毅仁)家,都出钱出力的,捐款捐物,捐棉花,捐布,无锡纺织很发达。那时候梅村周围,可以说是人欢马叫。有人民做靠山,“江抗”接连在东路打胜仗:比如黄土塘战斗、夜袭浒墅关车站、火烧虹桥机场。“江抗”部队在东路5个月左右,由近千人发展到四、五千人。实践证明: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沙家浜养伤,如果没有人民掩护和支持,就没法生存下去。陈宇,今年93岁,离休前任上海市环卫局党委副书记。当年,她是“江抗”后方医院的护士,她对摄制组说,后方医院其实无后方,成了“游击医院”。有了敌情,就要把伤病员抬到船上,带上药品,把船开进芦苇荡,或转移别的村庄。医务员要学会摇船,船是老百姓无偿提供的。冬季芦苇收割了,伤病员被安排到群众家里,藏在柴房里、牛棚里,草垛中。医务员化妆成农民,提着放药篮子,边侦察敌情边到群众家里为伤病员换药。端茶送饭,主要靠群众伺候,人民把伤病员当亲人。在无锡康复医院,摄制组曾3次访问吴志勤。他今年92岁,是36个伤病员目前唯一健在者。他说,没有常熟人民,就没有他吴志勤的今天。当年,伤病员在芦苇荡里隐蔽十分艰险。有个当地青年,水性好,为躲避敌人封锁,想办法潜伏在水里把船顺风推进芦荡,给伤病员送去食物和药品。吴志勤在战场上5次负伤,膝盖处还有弹片。1966年,他从24军后勤部政委转业,曾任无锡县政协副主席。5年前住院,除了战伤,还患有肺炎、脑梗等疾病。吴志勤对摄制组袒露心结:死后要把骨灰葬在沙家浜。
四、关于京剧和沪剧
京剧《沙家浜》搬上舞台,是1964年。
在北京,摄制组寻访到当年这个戏的导演和部分主要演员。导演迟金声,今年93岁。他回忆说,京剧《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的。1963年岁末,专门把上海人民沪剧团请到北京,为北京京剧团作示范演出。然后,两个团“兵对兵、将对将”切磋艺术。主要编剧是汪曾祺,1997年去世。其子汪朗对摄制组说,父亲钟爱民间文学,喜欢和谐的美,善于把平平常常文字凑到一起变成有味的东西。改编《沙家浜》倒是倾注了心血,尤其对《智斗》一场戏,把人物关系和矛盾揉得很好。谭元寿,83岁,他扮演郭建光,那一张亮相的剧照,成为当年《沙家浜》的经典剧照。接受采访时,他说,《沙家浜》的名字,是毛主席定的。主席说,要突出武装斗争。于是,郭建光就成了一号人物,他的戏份量就加大了。交谈时,他还清唱了一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马长礼,在《沙家浜》里演刁德一,他今年85岁,患有糖尿病,耳朵背,谈到扮演反面角色,他说,把刁德一的狡诈、阴险演绝了,阿庆嫂这个人物才能立起来,从咬字、眼神到细小手势,他有他的演法。
京剧《沙家浜》,由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说到沪剧《芦荡火种》,编剧文牧功不可没。可有两位新四军老兵不能遗忘:一个崔左夫,一个陈荣兰。崔左夫是江苏东台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开始在团里小报当编辑,后来做战地记者。1957年,在解放军建军30周年征文之际,他想起9年前刘飞在淮海战役战场上给他说起的36个伤病员故事,就去了苏南采访,写出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为沪剧《芦荡火种》提供了题材。崔左夫已经去世,摄制组在上海采访了他女儿崔晓东。今年清明节前夕,又跟随崔晓东去东台三仓烈士陵园,拍摄她为父亲扫墓的感人场景。陈荣兰是扬州人,1944年在上海读书时与同学结伴去了浙江余姚,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当了文艺兵。抗美援朝回国,转业到上海人民沪剧团任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她拿到崔左夫的作品,和文牧商量,改编成抗日传奇剧。从主要人物设计到演员体验生活,亲力亲为。十年动乱,她因《芦荡火种》遭受迫害,被打得遍体鳞伤。1973年,她因车祸去世,才44岁。摄制组采访其女儿阮微兰时,她几度泣不成声。
五、关于出品人和主题曲
昆山有个戏迷,生于阳澄湖畔,叫顾小锦。他曾是军人,唱《沙家浜》戏长大,一晃年近花甲。麾下是路桥企业,拿过中国市政奖。他兼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两年前,倡导并投资拍摄纪录片《沙家浜》。他常说,“《沙家浜》让我终生铭记新四军为保卫自己家乡浴血奋战,而这个故事对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红色经典需要宣传和传承。”2012年底,纪录片《沙家浜》开机。顾小锦,一位心里装着社会责任的出品人。
纪录片主题曲,是戏歌风格,锡剧的韵味和现代歌曲元素相融合,取名《心动沙家浜》。葛逊作词,邹文蔚作曲,邹文彪、刘云峰配器。歌词写道:“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云影天光,摇起思念的桨。军民一家亲,携手历沧桑,烽火岁月心连心,战地花正香。血也滚烫,梦也芬芳,火种点亮霞满天,鱼水情意长。旌旗如火歌飞扬,芦花飘飘听回响。”主题曲的演唱者是国家一级演员、江苏锡剧名家董云华,她在锡剧《沙家浜》中扮演过阿庆嫂,曾获中国曹禺戏剧奖“表演奖”、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董云华用心抒怀,声情并茂,主题曲委婉动听……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编导组 窦娟 黄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