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拔剑长淮,有笔如刀——彭雪枫诗作一瞥
拔剑长淮,有笔如刀——彭雪枫诗作一瞥
作者:祝新汉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3年第5期 日期:2014-01-20 浏览次数:7165
俯首在南京图书馆淘宝数日,浩如烟海的史籍只吝啬地回递给笔者几句零散的彭诗——也许戎马倥偬中将军本来就没有留下更多的诗作,也许是历史的烟尘湮没了一切。总之,笔者只能从雪泥鸿爪般的零散诗句——宛若将军彗星般人生那倏然飘逝的英灵——去追寻将军的冰魂雪魄,品味他的诗韵枫情了。
彭雪枫自幼与诗结缘,在同龄儿童还在描红本上描摹“天地玄黄”之时,他已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类励志诗了。
怀揣文学梦彭雪枫曾考入北京一大学国文系,后毅然投笔从戎,献身革命。直揳心灵的文化自觉和悟性,令他深谙“没有文化的部队是一支愚蠢的部队”的真谛。主政新四军四师时,他倾力打造军旅文化。他首创《拂晓报》,亲为报头题字,并撰写发刊词,岩浆一般炽热的诗句从他胸中喷涌而出:“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进、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军人们要在拂晓出发,要进攻敌人。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拂晓催我们战斗,拂晓迎来了光明。”犀词利句如寒锋出鞘,激励着新四军将士奋起杀敌。
彭雪枫分外重视文化人才,他曾对《拂晓报》工作人员说:“一支笔胜过3000支毛瑟枪。”拂晓剧团一名小战士不幸牺牲了,彭雪枫亲自主持追悼会并撰挽联一副以寄托哀思:
童年多敏感,几经谆诱,居然顿悟,不愧我党优秀分子
斗志犹未酬,出发之前,竟成永诀,又弱吾军健儿一员
笔者找到的彭雪枫最完整的诗作,只有《西进抢救中原布告》这一六字韵文:
西进抢救中原布告(节选)
1944年8月
本师奉命西进,重回豫皖苏边。
志在配合友军,携手抢救中原。
我党我军宗旨,全国人所共见。
一向顾全大局,八年努力抗战。
纵横三大战场,抗击敌伪过半。
收复锦绣河山,团结人民亿万。
敌人初犯豫中,当即策应作战。
大小千百战役,俘虏缴获无算。
当今敌寇深入,尤应开赴前线。
本师返旌振旅,特来共赴大难。
望我友军将士,风雨同舟为念。
团结一致杀敌,永绝阋墙之患。
这篇韵文,格式工整,文字精炼,气贯乾坤,是新四军抗战檄文中的奇葩,表现了作者很好的古文功底。只需看看文中几个数量词:“过半”、“亿万”、“无算”,准确、压韵又不雷同,就能管窥作者超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韵文发布后,将军拔剑直指豫皖苏。平日人分洪泽湖东西两岸,“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的爱妻林颖,特赶来为他送行。铁血征人豪气如虹,临别慰妻:“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不料一语成谶,这诗竟成了“枫林”之间最后的“绝唱”。
9月,对于彭雪枫和林颖来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时日。彭在给林颖的第90封信里这样写道:“9月,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的生日在9月;1926年的9月是我由青年团转为入党的日子;1930年的9月,我们从长沙入江西开始建立苏维埃;而1941年的9月,我的终身大事得以决定了。难道这叫做巧合?”就在写这封信三年后的1944年的9月,将军在出师大捷后被一颗流弹击中了心脏。
将军倒下了,一代战将,未来共和国的肱股干城,倒在了他为之浴血奋战的长淮热土,倒在37岁的秋天,宛如一株折断的红枫。
拂晓霞光中,将军并未走远,你看那尽染大地层林的霜叶红枫,秋高风劲,万树摇红,定是将军在豪吟他的诗词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