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王家墩走上小康路
王家墩走上小康路
作者:凌 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05 浏览次数:7767
茅山革命老区的金坛市朱林镇黄金村,有个很不显眼的地方叫王家墩。此地沟塘纵横,水网密布,苏北人相继落户,搭舍为生,繁衍后代。忆往昔,村民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与苦涩。看今朝,改革开放春满园,幸福安康在人间。
茅山革命老区的金坛市朱林镇黄金村,有个很不显眼的地方叫王家墩。此地沟塘纵横,水网密布,苏北人相继落户,搭舍为生,繁衍后代。忆往昔,村民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与苦涩。看今朝,改革开放春满园,幸福安康在人间。
看王家墩百变气象新
我曾在王家墩工作过一段时间。不久前,得悉王家墩变了,我便乘车至唐王,转骑自行车而行,沿着一条宽阔而平坦的水泥大道直达王家墩。路上没有城市那样的喧闹,却有大自然给人以尽情的绿色享受。变了,一切都变了!进入王家墩,便见粉墙黛瓦的民宅,分布得错落有致。黄金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集居,画出了美丽似锦的蓝图。墩间池塘,杨柳垂挂,池水随风起波,红嘴鸭、大白鹅比翼嬉水;香樟、翠柏、玉兰、桂花等栽遍四周,绿色的树荫与楼房相映成趣。
王家墩现有村民31户84人。先后出了5个大学本科生、一个博士生。有3户村民拥有了小轿车,户户用上自来水。除个别年老户外,均装上电话。老农周乐生风趣地告诉笔者,现在是“种田不弯腰,挖沟不用锹,粮草不用挑”。更可喜的是“少年读书有学校,老人养老有依靠,村民看病有报销”。村上无闲人,赌博不沾边,村民热爱集体,村务按时公开,干群紧密团结,社会和谐相处,村民争当文明户蔚然成风。
居穷思变自有领头人
1966年春节过后,笔者曾在大河南大队蹲点,吃住在第八队(即王家墩)。当时,全队21户,社员98人,土地105亩,人多土地少,在那吃大锅饭的日子里,社员忙一天,年终分配只有几分钱,曾流传着“辛苦忙一工,不如屋后栽棵葱”的说法。当时口粮的分配标准,全大队是480斤,八队贡献少,只有470斤。很多社员过着瓜菜半年粮的日子。
生产队长周桂芝是土改时的老党员,一天晚上,他找到副队长周德旺探索改变穷困面貌的路子,并商量出两个办法。第一,允许手艺人外出务工,日交一元钱,记12分工。第二,村西有个“九亩塘”,塘底较浅,如把它填平改田,一亩收500斤,人均可增一个多月口粮。隔日,召开社员会,社员们对“八队翻身”的两项措施完全赞成,并决定填塘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
这时,正处青黄不接之际,有几户社员已断炊。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软叮铛”,当时,我吃住在副队长家,对社员生活一目了然,绝大部分社员成天是胡萝卜当饭,红花草、青菜汤度日,最好的不过中午吃顿山芋干、胡萝卜饭。刘金托一家5口,两个小孩为舔缸盆不断争嘴,大的说:“都是你舔盆,今天该让我了”。缸盆上粘着一层粥,小的不让,刘上去一个耳光,扫在大的脸上,还说了声:“没出息,和小的争。”此时此景,谁见了能不心酸?“无粮不稳”,小孩也受罪。党支书顾坚群为解决口粮,硬着头皮找到粮管所去借点粮。当然,所长也没这个权,得要公社领导点头。最后,由公社领导、所长、专管员研究在一个富队中动用2500斤储备粮。三天后,带信给生产队长去粮管所,队长高兴地捧着预借周转证,像手捧“圣旨”回到村里。最困难的小麻子薛敖根拿到180斤粮后,当场激动得流下眼泪。他一家5口人住在两间小草棚里,已好几天没米下锅了。妻子是个瞎子,手提小水桶到塘边背水煮山芋丝菜汤,水中的蝌蚪也被背了回来下锅煮成菜汤当饭,此事在八队中成了人人都知道的新闻。
解决了粮食计划,有娘(粮)没爹(钱)怎么办?支书顾坚群与队委共同研究,对2户特困户,请求公社在民政救济中解决一点,8户困难户请信用社给予贷点款,其余则自力更生,以解燃眉之急。过细的思想工作,夺得了民心的亲和力,一个“穷则思变”的热情化为挑土填塘的力量。每日清晨,除去雨天外,哨子一吹,连读书的学生都先上早工,后去上学,群众的热情呈现排山之势。挖土时取出的树根、竹根、草根,记工员临晚时分给社员带回家当柴烧,一举多得。不到半个月,迁坟8处,搬掉20多个坟墓,填塘整田净增面积12亩,田块平整后划为三块栽种水稻。
社员勒紧裤带搞生产,稻子长得籽大粒饱,亩产568斤,获得从未有过的收成,单产超历史。社员口粮虽然稍微有点松动,可是预借粮、周转粮,陈欠太多。在还不清的债面前,穷困仍然牵萦在王家墩人的心里,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能吃饱肚子的美梦。
沐浴春风后继奔小康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神州大地。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为全国农村改革定向把脉,解除束缚在农业经济体制上的紧箍咒。农村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生产责任制,成为改革开放交响乐的主旋律。王家墩作为这个交响乐曲中一个悦耳的音符,与全国遥相呼应。
“大包干,康庄道”。老队长周德旺的三儿子周金唐,被选为大河南大队党支书,一干就是12年。后来,原贫协组长的小儿李其洪接任党支书,直至2001年大河南与黄金村两个村合并。他们承前启后,以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行联产承包制,农民发挥出从未有过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呈现出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曾流传着“大包干是摇钱树,干了三年都能富”的歌谣,道出了当时农村的实际。实践证明“责任制是个宝,用到哪里都见效”。农业承包、副业承包、一个“包”字,打破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经济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
“要得富,必修路”。从古到今,修桥铺路是行善积德之举。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更是农民的热切愿望。道路不通,信息闭塞,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7年,大河南大队支书周金唐为连接西岗,沟通黄金至薛埠的大道,带领村民起早摸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建造了一条由东到西横跨大河南的长3公里,宽6米的沙石路,完成土石方2万多方。
1993年,新任党支书李其洪借助茅山老区开发之机,投资1.5万元,铺石子,平路面,形成现代公路网络。1995年加强水利设施基础建设,建造防渗渠道500米,涵闸3座,使水利与道路配套,使大道连接各个村组,便利了村民出行。2001年又在茅山老促会的支持下,新建了黄金大桥,拉近了通向周边地区的距离,彻底改变了以前“四不通”的封闭状态。
交通的便捷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大卡车、小汽车快速穿越,以前村民上薛埠要绕道10多里,现在几分钟即可到达,让群众真正受益得实惠。
“调结构,农增效”。农民要增收必须让农产品变成商品转化为货币。随着市场的变化,国内外需求的产品也不断改变。村委会及时地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使之与开放的大市场相对接,农民增效得益。2001年黄金村依托晨风集团龙头企业的带动,500亩蚕桑园落户王家墩,实栽面积523亩。村民杨敖齐既是蚕桑技术员,也是养蚕大户,承包23亩桑田,春蚕饲养20张种,收入2万元以上;秋蚕饲养25张种,收入在3万元左右。村里还有水产养殖、食用菌、无公害优质水稻等特色项目,每亩产值由1998年的900元,上升到2200元,10年翻一翻还拐个弯。是党的富民政策为他们创造了发展的空间,是带头人把他们带上了共同致富的金光道。老百姓从中得实惠,从发展中找到了致富的感觉。
“大开放,显神通”。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王家墩人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发挥极大的智慧和力量。村民周小明凭借自己的睿智卓识,第一个洗脚上岸闯市场,落脚华城开发区,先是开个小吃店,然后开饭馆,赚钱后建起一幢小楼房,挂起了“小明饭庄”的招牌,生意越做越红火。
瓦木工是王家墩的强项。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那生活困难的岁月里,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增加了一些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正推动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们利用各种关系,亲带眷,朋带友,把村民逐年带进北京从事建筑业务。这不仅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经济收入也十分可观。
赚钱之后,村民们回家建新房,砌别墅,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村民徐金城在山西太原带个木工队,一干就是20多年,承包项目一处又一处,工程信誉越来越高,需要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刘国华务工新加坡,掌握了电子技术,回国后,在城里买了房,还购了辆汽车。他们以不怕苦的精神,挣外国人的钱壮自己的腰包。
改革开放30年来,给了王家墩人勇气和方向,终于告别昔日的贫穷,迈步走上了小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