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黄海壮烈遭遇战——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与日军海上血战记
黄海壮烈遭遇战——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与日军海上血战记
作者:蒋永龙 朱晓颖 王兆标 徐振理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5期 日期:2014-02-10 浏览次数:7768
1943年1月底,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军部转来的电报,来电大意是:中央同意华中抽调前线部分团以上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以保存干部,进行培训,准备迎接全国大反攻。黄克诚立即召开了师党委会议。三师决定选派彭雄、田守尧等11位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并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3年3月15日,江苏省阜东县海边,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成员合影(李雪三摄)
l943年1月底,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军部转来的电报,来电大意是:中央同意华中抽调前线部分团以上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以保存干部,进行培训,准备迎接全国大反攻。黄克诚立即召开了师党委会议。三师决定选派彭雄、田守尧等11位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并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请示军部和华中局,得到批准。
这样,由三师师直、八旅、涟东独立团及地方单位抽调的部分干部组成了赴延安学习干部队,三师参谋长彭雄为队长、八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八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又名赤民)为党支部书记。干部队于2月10日到师部驻地板湖集中,决定分两路出发,一路由彭雄带队从陆路走,成员主要是师直和地方的干部,师部派一个警卫连护送。另一路由田守尧带队从海上走,成员是八旅和独立团的干部。两路都到山东抗日根据地滨海区柘汪会齐再取道去延安。
由于日军第二次大扫荡,在从陆路进发的途中,新四军三师派出护送干部队的一个警卫连大部分在战斗中牺牲,只剩一个排的兵力。陆路走不通,只好汇集到阜东沿海。经黄克诚师长同意,干部队全都从海上走,原陆路护送的警卫连所剩兵力护送。
1943年3月15日,八旅副政委李雪三、盐阜地委副书记刘彬、阜东县(今江苏省滨海县)振东区委书记兼区长韩培信等党政军领导来到阜东县海边六合庄,为乘海船北上的干部队送行,李雪三副政委为他们拍摄了照片。
干部队和警卫人员等一行51人登上木海船,由船老大和船工驾船从废黄河入海口驶入黄海。按预料时间,第二天天亮之前便可到达山东滨海地区柘汪镇(今属江苏省赣榆县)。船行至午夜3点多钟,到达连云港外海时,风停了,船上没有发动机,不能再继续前进。此时发现东方有个小黑点。当东方透出一片白光时,就见日军巡逻艇正向干部队木船驶来。彭雄参谋长和田守尧旅长等早就严阵以待。当日军小队长正要迈步上船检查时,彭雄一声“打”,干部队与敌军展开激战。战至上午11时,连续打退敌艇两次进攻,干部队木船上多人伤亡。下午1点多钟,敌艇第三次向干部队木船扑来,腿部和胸部已两处受伤的彭雄参谋长仍坚持战斗。在田守尧旅长指挥下,干部队英勇抵抗,船老大和船工们也全部上阵,打退了敌人的第三次进攻。
战斗进行到下午3点多钟,海上的枪声渐渐稀落了。敌人停止了扫射,干部队停止反击。双方对峙着,沉默了一个多小时,敌人以为干部队和船工全都牺牲了,便企图把木船拉回连云港。敌巡逻艇狡猾地绕着木船,用冷枪试了几次,见没有动静,便大胆地从南边向干部队木船开过来了。
干部队木船的中桅下面侧卧着一个战士。他身负四处重伤,鲜血染红了白色的篷帆,双手紧握着两支“二十响”,怒视着敌艇。他是张池明主任的警卫员戴文天。从舱里上来时,已经负伤的他又一次负了重伤,但他强忍住剧痛,艰难地爬到了船中桅下面,努力将自己的一支“二十响”排除了故障。这时,敌巡逻艇上的鬼子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他,子弹像雨点似的落在中桅的附近。戴文天以粗大结实的桅杆为依托,机智地和敌人战斗。敌艇开到东面向他射击,他就移到西边,这样随敌来往移动,敌人子弹把桅杆打成蜂窝一样,却打不到戴文天。后来,戴文天看到自己子弹不多了,就滚到船板上,找了几块木板,把自己隐蔽起来,不再放枪了。就这样,海面上又静默了很久。
这时,眼看敌艇渐渐靠近了干部队木船。就在敌艇离木船只有十几米远的时候,戴文天这个浑身是胆的战士,突然从隐蔽的船板里跳了出来,双枪对准鬼子开了火。他连续射出40响,把七八个鬼子击中,有的栽倒在海里,有的仰倒在甲板上,巡逻艇上发出一阵阵惨叫声。敌艇慌忙拖着死尸和伤兵,夹着尾巴向连云港驶去。
田守尧旅长、张池明主任和一些负伤的同志从隐蔽的舱里上来,大家把戴文天从血泊中抱起。张池明紧握住他的手说:“戴文天同志,你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戴文天,这个1940年参加新四军的苏北战士,只有18岁,在关系着全船人生命的关键时刻,他英勇顽强,为打退敌艇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时,由于流血过多,他昏迷过去了。
正在这时,从船尾传来呻吟声,大家跑去一看,是船上年岁最大的船老大老王在呻吟,他和几位牺牲的同志躺在一起,身负重伤,不能动弹了。他很吃力地说道:“同志们……有……风了……拉桅……吧!”
老王的话把大家提醒了,在田守尧旅长、张池明主任的指挥下,不一会功夫就把五根桅篷扯了起来。
船行不到半小时,又远远传来敌人巡逻艇的声音,有望远镜的同志都在瞭望着。这一次是四艘巡逻艇,而且都比原来那艘艇大得多。这四艘艇从连云港方向开来,向干部队木船逼近了。
老王指挥掌舵的声音渐渐弱下去,后来几乎听不见了。最后,他躺在那里,就用头部摆动来指挥(他双手都负了伤),大家按他的头摆向使舵,摆着摆着,受重伤的老王再也支持不住了,头猛然垂了下去。船上的干部战士个个摘下军帽,向这个在海上漂泊几十年,这次又热心为新四军掌舵的老王同志默哀告别。
木船驶至小沙东处,动不了了。此时彭雄参谋长躺在血泊之中。田守尧旅长和张池明主任决定就近涉水登陆。这时四艘敌艇也不敢靠近,只是用火力封锁上岸的去路。田旅长和女干部陈洛涟等下海后被海浪卷进水漕,英勇牺牲。其余人有的中弹牺牲,有的负伤,海面上泛起殷红的血水。
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的帮助下,上岸的同志至午夜12点钟左右到达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部。彭雄参谋长经抢救,终因流血过多而停止了呼吸,年仅29岁。
凌晨1点多钟,上岸的同志到达一一五师师部,罗荣桓政委亲自接待,并组织独立团立即打捞海战中的阵亡将士。
彭雄、田守尧等16位新四军指战员和12位船工在此次海战中牺牲,其中师团干部5人。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新四军某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同志壮烈殉国》的报道。黄克诚师长获悉后,令在盐阜区召开追悼会,停止三天文娱活动。黄师长沉痛地写了挽联:
十余年甘苦共尝患难相处破浪失忠良遥望云天哭战友
数万里河山犹碎水火益深卧薪期素志誓除贼寇慰英魂
第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亲自主持追悼会,将彭雄、田守尧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赣榆县城西郊的抗日山。为纪念此次海战,滨海军区政治部在抗日山上修建了小沙东烈士墓,竖立了烈士纪念碑。在烈士墓两侧,分别有新四军军长陈毅和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古”。
1943年9月18日,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落成。黄克诚师长亲笔题词:“彭雄、田守尧两同志均为我军优秀的青年高级指挥员,对党忠诚,作战坚决勇敢,战争与工作经验均极丰富。此次于海上遇敌,奋勇指挥作战,壮烈牺牲,真是重大损失。在军事上说是可以避免的,完全由于我们对问题缺乏慎重考虑、粗心大意的结果。这是我永世难忘的血的教训。而彭、田及遇难指战员英勇果敢、顽强作战的精神,永垂青史,作后死者之模范。”
(本文照片由周兆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