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活跃在淮南路东的洪山剧团
活跃在淮南路东的洪山剧团
作者:卞龙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21 浏览次数:7768
时光荏苒,60多年前活跃在淮南路东的洪山剧团,这朵曾经绽放在抗日根据地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今天仍然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新四军进入淮南路东后,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地方文化工作的开展,从1941年开始,在各县进行了推行新文化运动工作,组织辅导群众文艺活动,大力倡导新民主主义文化、抗日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文化、侵略文化,起到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鼓舞斗志,打击敌人的积极作用。
1942年秋,新四军二师文工团派副团长葛明和文艺战士于峰到中共古城区委,协助地方组织群众性文艺宣传队。梁化农、蔡波、黄浩等区委、区公所的领导同志对文艺宣传工作十分重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葛明、于峰两位同志的帮助下,古城洪山剧团很快就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了。古城区大队长徐联山兼任团长。
洪山剧团以演唱当地深受群众欢迎的“淮洪小调”为主,以抗日宣传队的名义走上街头村头演出。演出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开场以抗战时期的革命歌曲为先导,有《新四军军歌》《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等;演出剧目一部分是从《新路东报》《路东农民》《淮南大众》等报刊上选用的,一部分是自编的,如《三七分租、二五减租就是好》《农会做主当家,不怕地陷天塌》《罗司令三打来安城》《精干区长梁化农》《浪子回头金不换》等。场场演出,人如潮涌。
逢年过节的时候,区委领导也走上街头献艺,副区长那阳春、黄浩,副书记蔡波上台舞龙灯、踩高跷、唱小调,博得观众阵阵喝彩,区大队长徐联山会敲大锣,也常常参加演出。
1943年春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后,立刻在根据地文艺界产生巨大反响。部队和地方文艺工作者掀起认真学习党的文艺政策,转变立场和文风的高潮。二师文工团在深入生活和实际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民间艺术,并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洪山戏、歌舞剧和花船舞等加以改造。在专业文艺团体的帮助下,洪山剧团的演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单一的街头宣传形式,登上了泥巴堆起来或门板搭起来的“戏台”,区里、镇里凑钱给剧团添置了一些必需的道具和幕布,开始上演陕甘宁、淮南和其他解放区的《白毛女》《生产大互助》等大型多幕剧目;有时也演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梁祝姻缘》之类的传统古装戏;更多的演出内容则是自编的反映并促进抗战的中小型戏剧,如《蒋、日、伪三丑媾和记》《重见天日》《小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军民团结战春荒》等。他们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在艰苦的环境中,吃苦受累,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剧团发展到40多人。当时有人写诗赞曰:
粗幕一块挂正中,
台前三盏素油灯
洪山平平不出名,
戏文句句牵民心,
从艺报国何须酬,
演员陶然无怨声,
劳苦大众争相看,
土台乡人唱乾坤。
洪山剧团编演的剧目贴近现实,台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欢迎。一些曲调根据地的老百姓都争相传唱,很快就传遍了四面八方。洪山剧团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团体。兄弟地区和单位也来邀请他们去演出,旧铺、半塔、来安、盱眙,他们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没有公路、没有车,演员们在崎岖的阡陌小道上行走,在一道道、一条条山岗溪水中往还,腿肿了,脚底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掉队。到了目的地,他们立刻忘记了疼痛,忘记了疲劳,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进入角色,为根据地人民奉献了一台又一台精彩好戏。
剧团曾多次到高家港(盱嘉县委驻地)演出。一次演出《英勇杀敌,大报亲仇》一剧,台上台下群情激奋,当演到日寇杀害中国同胞时,台下观众发出一片愤怒的吼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受难同胞报仇!”;当演到新四军战士击毙了鬼子、汉奸时,台下又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坐在戏台一侧的盱嘉县委书记朱云谦同志看到这起伏跌宕的场面,对身边的梁化农同志的肩膀用力拍了几下,大声称赞:“老梁,真行!你们古城什么工作都干得好,戏也演得好。”
剧团常常到新四军二师后方医院慰问演出。那里的许多伤病员不能走动,无法集中,演员就分散到各个病房去演唱,有的还到伤员的床边去演唱。演员的表演,使伤员同志得到了极大的精神安慰。每次简短的慰问演出,都使军政、军民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
二师首长知道古城区有个洪山剧团,便邀请他们去演出。消息传来,区委大院沸腾了,书记、区长们兴高采烈,演员们更是欣喜若狂。
那是1943年秋收之后,剧团第一次来到大柳郢(二师师部驻地),在容纳数千军民的操场上演出了《蒋、日、伪三丑媾和记》等几出拿手戏。演出之后,罗炳辉师长、谭震林政委等几位首长,同演员们亲切握手,侃侃而谈。首长们称赞“剧本编得好,戏也演得好”,首长们说:“打鬼子需要拿枪的八路军新四军,也需要不拿枪的文艺宣传队去广泛的发动群众,支援抗日战争。有了这文武两支队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运动才能胜利。”还说:“像你们这样一不脱离生产,二不要人民薪饷的群众性剧团,在淮南还嫌太少,今后要多多发展,争取每个区都能有一个。”最后鼓励演员们再接再励,多编多演,做好榜样。
时光荏苒。60多年前这朵曾经绽放在抗日根据地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今天仍然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当年的演员们虽然大多不在了,但他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他们乐于奉献,不谋私利的高尚情怀;他们不畏艰苦,勤奋工作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