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今朝“汉王”刘迎建
今朝“汉王”刘迎建
作者:赵建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16 浏览次数:7013
提起汉王科技,绝大多数电脑用户都会有着深刻的印象。其主要产品汉王笔的出现对于那些初学电脑、键盘输入有困难的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对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汉王科技的手写识别技术、OCR技术、生物特征技术以及手写板制造技术均已走在世界最前列。
刘迎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提起汉王科技,绝大多数电脑用户都会有着深刻的印象。其主要产品汉王笔的出现对于那些初学电脑、键盘输入有困难的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对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汉王科技的手写识别技术、OCR技术、生物特征技术以及手写板制造技术均已走在世界最前列。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迎建是新四军的后代,他的父亲刘志诚曾任新四军直属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生产民运科科长,是一位老红军干部。从汉字识别技术的研究到投产,从汉王科技的创建到发展,刘迎建骨子里洋溢出来的那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正是新四军铁军精神最完美的诠释啊!为此,本刊记者专程前往北京汉王大厦对刘迎建进行了采访。
军营中树立志向
汉王大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内,大楼建得很有气势但并不张扬。这恰恰和刘迎建的性格是吻合的。出生在革命干部家庭的刘迎建,又是中关村十佳创业者、企业家之一,却丝毫没有架子,总是以技术人员自称,平易近人,处事低调。
“这跟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有关。”刘迎建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亲。他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人,正统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刘志诚对子女教育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做贡献。这种理念不仅贯穿了刘志诚为了革命无私奉献的一生,也深深地影响着刘迎建的人生道路。
刘迎建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南师附中,但遭遇“文革”,无书可读,初中还没读完的刘迎建就不得不踏进了军营。然而,年少时就立志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刘迎建并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把当地书店所有能买到的中学课本全都买了回来,包括物理、化学等等,踏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读书、学习在那时无疑是不被理解的。在战友们眼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才是最为重要的。于是,刘迎建被扣了很多“不务正业”、“有野心”等等帽子。可他并不在意,依旧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刘迎建所在的部队是搞微波通信的。在训练和演习当中,最让大家感到烦恼的事情就是背密电码。为了提高通信速度,密电码必须熟记,还要定期更新,这给刘迎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当身边人总是在不断抱怨的时候,刘迎建就在想,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比如研制出一种自动中文密码翻译机。这个问题成为压在刘迎建心头的目标,他暗想,只有通过大学学习才能让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部队训练和作战上的难题!
命运总是在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1978年,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停滞多年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了,永不言弃的刘迎建迎来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学习的他,轻松地以西北总成绩第一名考入了南京解放军通信学院。
刘迎建说:“当时人们都特别羡慕我,毕竟能上大学的是少数。25岁的我坐在大学教室里,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对于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刘迎建非常珍惜。“当时同学们都十分刻苦用功,我们教室的灯从来不熄灭。我当时学习比较疯,经常通宵学习,第二天照常上课。”
到了大三的暑假,刘迎建终于实现了自己心头的目标。整个暑假,他吃睡在教室,硬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编出了一套汉字编码方案,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报告。通信战士掌握了这套编码工作,再通过机器按密电码加密,输出可以使用的数码,这样一来不仅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减轻了通信战士的压力。
但是在从事这套编码过程中,刘迎建发现了很大的困难,一套好记规则只能覆盖80%左右汉字的拆解,还有20%要靠强记。当时已有的汉字编码方案有20多种,无论哪种编码方案,无论他们自己说如何简单,都还是需要大量学习和记忆的。刘迎建认为,自己是学计算机的,应该用更高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用汉字识别的方法来解决汉字输入编码问题的想法就在刘迎建心中诞生了。这项工作的确很难,但却是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大三的时候,刘迎建就把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确定了。
科研领域施展才华
1982年大学毕业后,刘迎建被分配到总参通信部第一通信总站任助理工程师。对于像他这样凤毛麟角的本科大学生,部队自然当作宝贝,什么事都会拉着他参加,包括对日本和美国的谈判。刚开始的时候,才进单位的刘迎建没有任何项目,但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两年后,刘迎建一鸣惊人,连做7个项目,全都获奖了,知名度也提高了。
趁热打铁,1984年底,刘迎建向总参通信部科技处提交了20多页纸的“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设备”研发报告,并很快获得批准。通信部给该项目拨款2万元以及2台电脑。从此,刘迎建踏上了解决中国人汉字输入问题的科技攻关道路。
1985年3月,刘迎建主持研制了全球第一台“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通过手写输入汉字,开创了全新的汉字手写识别领域。在当年的北京信息展览中,手写识别技术获得了软件一等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次轰动给刘迎建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在展览时,有两位中科院的专家相中了刘迎建这匹千里马。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两次亲自写信,硬是从军队把刘迎建挖了过来。很快,刘迎建就被任命为“八六三”项目的负责人,当时发现他的一个专家甘愿在项目组做副手,让刘迎建尽情施展才华。
1991年,刘迎建跟随中科院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软件展览。他的手写输入技术吸引了一位戴眼睛的年轻人。年轻人在刘迎建的展台前站了一整天,下午3点的时候,他对刘迎建说:“5点,我在大门口等你,你记好了,车是劳斯莱斯。”5点整,刘迎建看到了年轻人所说的那辆劳斯莱斯。上车后,汽车七拐八拐地到了一家日本餐厅。年轻人亮明身份,原来他是名人公司的老板,他想把刘迎建的手写技术用在PDA上。
名人公司靠刘迎建的手写输入,产品一炮走红。这也让刘迎建明白,“老在实验室里,或者你老是一个人做东西肯定不行”。本是“技术人员”的刘迎建此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商人生涯。
独特的“漩涡理论”
1993年,刘迎建响应当时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带着技术下海”的号召,通过公司、产品的方式推广汉字识别技术。1998年,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回想这么多年创业的经历,刘迎建感慨万千。这位曾经与微软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国际巨头进行过激烈交锋的“常胜将军”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漩涡理论”。在刘迎建眼中,世界由许许多多“漩涡”构成,唯有进入漩涡,你才能得到通往商业天堂的途径。而汉王却在这大大小小的漩涡中抓住机会,激流勇进。汉王所进入的漩涡就是全球智能交互领域。在这一领域,识别是关键。目前汉王所处的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是通往技术突破的一个阶段。作为一个依附性的行业,要想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牢固地黏附在主流行业上。因此,汉王科技选择登上正在扬帆远航的大船,比如手机行业。目前,汉王已经和诺基亚、LG等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联系,其智能输入软件是这些品牌手机的固定配套软件。
所谓商业成功,永远只能是一个概率问题。为了将这个概率最大化,首先就要果断创新,进入新领域。为此,刘迎建总结出了一套关于技术创新的16字诀——“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就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选准市场切入口,高举高打,先做试点再推广,确保成功率。这是刘迎建通过很多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它的核心就是投资首先要看准了,看准了就要倾全力去做。
刘迎建还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持续创新,一种是突破性创新。前者能够确保你在漩涡中保存体力并生存下来,而后者则是确保你完成到商业天堂的那最后一跃。
汉王科技已经形成了一种重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使他们面对高手如云的全球竞争环境和一个接着一个的潮流漩涡时,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深入漩涡的信心。正是这种信心,使汉王摆脱了中关村企业活不长的宿命,并在技术研发环境不是很好、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
汉王“电纸书”
飞上太空的汉王“电纸书”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满载着全世界人民的祝福飞上太空。这些祝福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千真万确地存储在这样一款被命名为“电纸书”的产品之中,带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陪伴三位航天英雄度过那几个令人难忘的日夜。
自2008年8月起,中国宇航学会发起了“点亮宇宙,寄语神七——我与神七同行”祝福签名活动,活动组委会将评选出的2008条优秀作品存入一款电子阅读设备,载于“神七”飞船共同飞向太空。
对电子阅读设备的甄选并非易事。据宇航学会专家介绍,“神舟七号”飞船上的太空之旅,是一次对电子设备产品性能和品质的严苛考验。太空中的极端应用环境,体现在真空、无重力、温差极大和强宇宙射线辐射等诸多方面;而飞船作为极为精密的航天设备,对舱内搭载物的重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又绝不容许舱内搭载的电子设备产生任何的电子辐射干扰,也不会有富余能源供给电子产品。
中国宇航学会最终选定了汉王“电纸书”产品作为理想的祝福承载设备。“电纸书”是汉王科技最新推出的一款类纸阅读器。它与普通电子阅读器最大的区别在于,“电纸书”应用了电子纸显示屏和智能电源管理两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阅读效果被认为是“最为接近纸张的阅读”。汉王“电纸书”在产品测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优秀的品质和性能,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极端的太空应用环境。
伴随“神舟七号”的发射运行,汉王“电纸书”经受了高速飞行、失重状态、剧烈震动、大噪声环境以及防磁、真空等实战考验,以零故障零差错的完美表现圆满完成了承载美好祝福、首创太空阅读的任务,再度验证了其航天品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谈到“电纸书”对传统阅读、出版行业的变革时,刘迎建对传统出版存在的弊端和其在现今社会中的发展障碍感到惋惜:“首先,传统纸质出版会造成大范围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这是由于纸质出版需要木材采伐的原因;其次,传统书籍厚重,不便携带,无法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移动破碎化阅读;最后是传统书籍也不利于大范围传播,即使大范围传播,成本也太高。”
刘迎建表示,“电纸书”环保、健康、无辐射,而且可承载的内容庞大,堪称口袋中的图书馆,又由于其是对数字化内容的分发与扩散,因此只要终端足够多,就可以最大范围地传递数字化信息与内容,这些都是“电纸书”引发变革的优势所在。
“总的来说,电纸书也相对便宜。”刘迎建表示,“书的成本中真正产生在出版社和作者的不超过30%,大量成本是在印刷、发行、库存。而‘电纸书’就避免了对纸、汽油、木材等的浪费与消耗。我觉得这些取代是先进的替换落后的,对国家是有利的。所以,‘电纸书’产品问世以来,全国上下各阶层都很关注。老百姓关注,业界关注,国家领导人也很关注,因为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目前,已提供给国内市场的汉王“电纸书”,存贮中外名著3000余部,这应是读书人的福音。
古有“汉王”刘邦灭西秦,胜项羽,成就大汉王朝的伟业。今朝的“汉王”统帅刘迎建同样期待铸就辉煌。
“2020年,把汉王带进世界500强,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新的使命。这是汉王能够做到的。”刘迎建斩钉截铁地说。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我们仿佛从刘迎建的眼睛里又看到了他年少时的那种韧劲。这个美好的理想,是那么质朴、纯粹,又是那么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