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有了党的好政策 才有农民的好日子——春到上塘三十年旧貌换新颜
有了党的好政策 才有农民的好日子——春到上塘三十年旧貌换新颜
作者:宿迁市老区开发促进会 泗洪县老区开发促进会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06 浏览次数:7767
30年前,上塘人民首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探索了一条路子。30年后的上塘又是什么样子呢?经历30年改革的上塘人民能否再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什么经验呢?带着这些悬念,我们深入到上塘进行调研,所见所闻让人耳目一新。
30年前上塘镇村民住的土坯茅草房
今天上塘镇居民住的住宅楼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长篇通讯《春到上塘》报道了江苏省泗洪县上塘人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冲破重重阻力,于1978年底推行包产到户,夺取农业大丰收的典型事例。这种“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生产经营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春到上塘》在全国引起全国很大震动,和小岗村一样,为当时深入推动农村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0年前,上塘人民首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探索了一条路子。30年后的上塘又是什么样子呢?经历30年改革的上塘人民能否再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什么经验呢?带着这些悬念,我们深入到上塘进行调研,所见所闻让人耳目一新。许多老党员都说,改革春风吹上塘,春华秋实蛹成蝶。
三十年改革成果:沧桑巨变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苏皖根据地一部分的革命老区上塘镇,地处泗洪县素有“青藏高原”之称的西南岗上,和安徽省五河、泗县接壤,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98073亩;现辖17个村民委员会、242个组、13842户、53651人,是个典型的农业镇。多年来,由于自然环境较差,生产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一直是省、市、县扶贫的重点。但是,不甘贫穷落后的上塘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开拓进取,经过30年的变革,实现了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如今这里已是商品牛、猪养殖基地,“上塘贡米”、优质花生、良种西瓜种植基地,苏皖边界商贸旅游重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长十强乡镇之一。按照上塘人民的说法,发生了五大巨变。
巨变之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针对传统农业结构单一的特点,镇党委、政府实施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他们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86万元,是1978年的162.3倍;农村经济总收入24250万元,是1978年的95.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04元;全镇地区生产总值49380万元,其中一产6172万元,二产27928万元,三产15280万元。三产结构为12.5∶56.6∶30.9。
30年来,上塘人民勇于改革、敢于创业,使他们的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775元,是1978年人均28.60元的167倍。年末银行存款余额近亿元,而1978年为零存款。农民全部住上瓦房,有2000多户建了楼房,吃的是绿色安全食品,用的是安全卫生水,穿的是新款时装,行的是柏油、水泥公路。在垫湖村,当年改革发起人苏道永老人高兴地告诉我们,他家有瓦房十多间,家用电器样样有,农用机械样样全。他的儿子在上海务工,年收入3万多元,女儿在垫湖街上做电器、电焊生意,年收入10万元,老两口在家除承包20多亩责任田外,还办了一个小型养猪场,仅养猪一项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从普通农民苏老一家的经济状况,我们看到了改革30年上塘农民的巨大变化,从苏老脸上的笑容,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
巨变之二:基础建设逐年加强
农村面貌显著改观
上塘地处高岗,水源缺乏,农业生产条件极差。为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开塘库、挖沟河,修渠路、架桥梁,建涵闸、修泵站,三级提水,引水上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以村为单位,自来水进庄入户,农民全部饮上了安全卫生水。
要想富、先修路。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上塘实施了农村“通达工程”。仅2007年以来,新铺水泥路50公里,村级道路硬化达58.3公里,打通连接安徽五河、泗县的11个出口。现在,通往镇外的县乡公路四通八达,通往镇内的乡村道路风雨无阻,告别了“雨天泥水路、晴天水牛塘”的困境,彻底改善了商贸流通条件,为上塘人带来了滚滚财源。
上塘是唐代设立的千年古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他们改造老街,建设新区。新区东侧建起了长489.5米、宽18.5米,绿化、路灯、管网、杆线等基础设施配套的“购物一条街”;新区西侧,投资建成了农民休闲广场和占地2.2万平方米的水上公园。在镇区还创办了占地300亩的工业园,已入园企业10家,2007年创净税收入352万元。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上塘镇党委采取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战略,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程。在“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垫湖村,在商贸集散地的上塘村,一排排农民别墅拔地而起,一辆辆私家车进出小区,康居村内超市、医院、学校、幼儿园、公园、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布局合理,400多户农民安居其中,分享着改革的丰硕成果。目前,镇党委以康居示范村为样板,又在向阳村、大向村建成了康居示范点,其他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规划启动中。
巨变之三:现代农业已见雏形
合作组织引领新潮
为改变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上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现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拥有大小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2万台(套),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建有高效农业生产基地6.7万亩,其中贡米0.7万亩、花生3万亩、西瓜2万亩、紫心山芋1万亩。全镇常年养殖肉牛5万头、奶牛1万头、生猪8万头、家禽80万羽,建有肉牛养殖、加工一条龙的企业6家,形成了商品牛、猪、禽的养殖加工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以及全镇的六大优势产业。“上塘贡米”、“上塘牛肉”等品牌产品已远销省内外几十个大中城市。
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高效益,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塘人民在实践中自愿联合组建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有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入社入会社员达2000人,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农产品专业市场4个,农民经纪人1000多人,带动农户0.5万户、2万人走上了农业产业化之路。
上塘镇垫湖村党群服务中心
巨变之四:全民创业大潮涌动
外输内转创收致富
2004年以来,上塘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进行了新一轮的大创业、大建设、大发展,在全镇掀起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热潮。现在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有1.7万人,每年赚回工资性收入1.7亿元。对留守农民进行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业的免费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博弈中学会一技之长。全镇有种植大户500多户,养殖大户800多户,粮食批发大户300多户,运输大户300多户,商贸经营大户100多户,拥有大小客货车6000多辆。
在创业大潮中,一部分外输农民积累了资本、技术后回乡创办企业;一部分农民冲出家门,把公司办到了大城市。如上海七浦路服装大市场,上塘有几百户人家从事服装批发业务,另有300多辆金杯牌客货两用车,承揽该市场的大部分批发运输生意。他们在建设家乡的同时,又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全民创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普遍增收,而且也培育了近百户的千万富翁、百万富翁。上东村党支部书记胡翠侠,1982年做大队妇女主任时,全家5口人年收入仅700元。后来靠种花生起家,搞运输发财。目前,她拥有一座饭店,3处房地产,购置3辆小汽车、3辆货车、10部大巴,并在省城南京开办远通、宝玉两家旅游公司,总资产超过千万元。
巨变之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文化建设大有起色
农村改革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上塘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较快。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户以及病残特困户纳入了低保。镇上建起了敬老院,五保老人可以安度晚年。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据统计,马巷、石庄、瓦坊三个村32户家庭中,1978年受过小学、初中教育的21人,只占当时163人的12.3%。2007年底,这32户适龄人口不仅全部完成义务教育,还有15人上了高中,6人读了大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乡村建有卫生所,农民小病不出村,方便实惠。农村养老保险将使农民老有所养成为现实。农业政策性保险普遍推开,三麦、水稻、玉米及能繁母猪参保率100%。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一免四补”经费直发到户。公共服务惠及乡村。如夏秋收种、植保及畜禽防疫等,乡村组织服务队上门服务,解决了贫困户以及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近几年,上塘的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村村建有党群服务中心、农民书屋、农技校,配备电话、电脑、电视机,可开通远程教育。有的村还有文艺宣传队,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普及乡村。农民用学文化、学科技、学法规,代替了过去的赌博、迷信和打架斗殴,乡风民俗健康向上,农民素质普遍提高。特别是以每年农历3月28日举办的“欢牛节”为代表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每年都吸引苏皖两省10多万人云集上塘,经商贸易、观光旅游、招商引资,拉动了经济发展。
三十年改革历程:道路曲折
上塘是江苏农村改革的先行者,虽然30年改革成果累累,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享受成功的喜悦和欢乐的同时,他们也有过徘徊,有过困惑,有过苦恼;产生过温饱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遇到过前进中的困难与阻力。
1978年底,上塘人民排除上下左右的压力和阻力,打破农村“大锅饭”体制,率先实行“大包干”,激发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夺取了农业大丰收,一举跨过温饱线,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1982—1986年中央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充分肯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上塘人进一步的生产积极性,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开创了农村改革的新局面。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更加解放了上塘农民的思想,更加激发了上塘农民的致富激情。在地方组织的带领下,他们甩开膀子大干,昂首阔步前进,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然而几年后,上塘也和全国农村一样,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遇到新的难题,“三农”问题又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1993年人均收入仅650元,出现“有饭吃、缺钱花”,“吃饱了肚子,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的现象。进入新世纪,审时度势的党中央,在十六大上及时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把“三农”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从2004年到2008年,又连续发出了新世纪的五个“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工作,大力推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对农民种田实行“一免四补”。这些惠农政策,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五年,全镇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868元,上升到2007年的4775元,上塘经济发展实现了第三次飞跃,进入了建国以来最辉煌的发展时期。
“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纪念馆
上塘人在回顾30年改革历程时一致认为,从1978—2003年的前25年,道路曲折,发展缓慢;从2004—2008年的后5年,步伐加快,成果辉煌。对前25年的发展,他们感触良多,认为造成上塘“一年跨过温饱线,25年未过致富坎”的原因很多:有的认为,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农民,一旦吃饱了肚子,容易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有的认为,上塘地处丘岗,生产条件差,经济底子薄,建设新农村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力、财力、物力;有的认为,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农民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有的认为,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下,素质不高;还有的认为,传统的领导方式造成基层干部的生产瞎指挥,给农民发展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等等。
在谈及近5年的发展历程时,他们认为上塘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巨大,成就显著。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工作又面临新的难题,又遇到阻碍发展新的瓶颈。有的说,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发展规模农业,就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有的说,土地分户承包,分散经营,不利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有的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承包到户产生了用地矛盾,不解决这些矛盾,“三化”就难以推进;也有的说,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解决农民贷款难、资金难的问题,就很难向前发展;还有的说,现在农村基本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还要进一步到位,党的惠民政策还要进一步优惠,这样才能给农村发展增添活力、增强动力,等等。
上塘干群的座谈,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他们说出了农民的所想所盼所急所需,说出了对党的信任和拥戴,说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和干劲。
30年的改革历程,上塘人民亲身感受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有党的好政策,就有农民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