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访电影《英雄儿女》“王主任”原型王直将军
访电影《英雄儿女》“王主任”原型王直将军
作者:曾宁生 杨玉秀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9 浏览次数:8343
“烽烟滚滚唱英雄……”电影《英雄儿女》王芳的这曲英雄赞歌不知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尤其是影片中“工人爸爸”、“革命爸爸”的光辉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令人难忘。影片中王芳父亲原型是原福州军区副政委、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王直将军(曾用名王汉清,电影中王东曾用名为王文清)。
王直将军
“烽烟滚滚唱英雄……”电影《英雄儿女》王芳的这曲英雄赞歌不知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尤其是影片中“工人爸爸”、“革命爸爸”的光辉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令人难忘。影片中王芳父亲原型是原福州军区副政委、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王直将军(曾用名王汉清,电影中王东曾用名为王文清)。
王直13岁参加革命,15岁当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深深的感染着我。
2010年春节期间,已95岁高龄的王直将军在家中让我们陪着他又一次观看《英雄儿女》电影录像。回眸抗美援朝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老将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对我们叙述,在朝鲜战场上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英雄儿女》反映的虽然是抗美援朝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但创作者主要是以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的战斗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影片中王东政委原型就是九兵团第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王直。在入朝的第二天,他指挥的部队就插到敌后方,节节阻击和消灭敌人。剑山岭战役,王直将军彻夜不眠,精心指挥战斗,采用机智灵活、敢于近战的方式获得了歼灭美军一个大营的胜利。接着该部又阻敌北援,突击南逃之敌,胜利收复了元山等阵地,给有百年建军史、自诩为“重装备典型”的美“王牌军”海军陆战第一师以歼灭性的打击,有力地配合了西线战场作战,把敌人打回“三八线”以南,为部队打好了出国第一仗。对此,全师受到兵团嘉奖,王直也由师政委提升为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
王直将军告诉我们:王芳的原型是军文工团一个叫王芳的上海姑娘。小姑娘能歌善舞,腰鼓打得特别好。战场上立过战功,王直在战后总结会上曾经表扬过她,至今还保存着她的照片。王芳是朝鲜战场上许多女战士典型的集中体现。
谈到王成形象原型,王直将军说,在志愿军中,像王成这样的英雄有许许多多,如我第九兵团第二十军连长、全国战斗英雄杨根思坚守阵地,战斗至最后一个人时,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壮烈牺牲酷似王成;第二十六军排长、“一级人民英雄”秦建彬,在坚守上牌里212高地防御战中,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人,成群的美国兵蜂拥而上,向他扑来。这时他拔出掩埋在工事里的爆破筒,屹立在阵地上,把爆破筒投向敌群,开创了以爆破筒炸敌群的先例,其情节更符合王成的形象;“向我开炮!”的情节,是引用了志愿军回忆录《志愿军一日》的一篇文章《向我开炮》反映的战斗情节改编的。文章记述的是我志愿军炮兵侦察员于树昌用电台指挥我炮火压制敌人的进攻,直至敌人包围了他的观察点,发出“向我开炮”的指挥口令。编剧把几类英雄的典型事迹揉合塑造了王成这样的一个英雄形象,代表了无数个王成式的志愿军英雄,王成的人物原型就是这些典型的志愿军英雄群体。
银幕上的王成在气壮山河的呼喊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现实中的“王成”确还活着,那就是王成主要形象原型之一秦建彬。
秦建彬,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地区,1947年入伍,曾经17次立功,荣获12枚军功章和勋章。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战功赫赫,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光荣称号,获得朝鲜一级国旗勋章。最让人称奇的是,他参加大小战斗上千次,竟没受过一点伤。朝鲜战场上,在“三八线”北阻击战中,他坚守阵地敌人攻不动,他进攻敌垒敌人挡不住,被称为“能攻能守的英雄”。
1951年3月25日,美三师乘车顺公路由南向北开进犯,秦建彬所在的七班战士出敌不意,突然开火,在打退了敌人在数辆坦克掩护下的两次两个连进攻后,全班就只有秦建彬一个人没有负伤。他估计敌人还会来,一面把重伤号背到隐蔽部去包扎,一面搜集弹药武器准备决一死战。他站在班长和负伤的战友面前说:“有我在就有阵地在!”果然,敌人组织了5个排向阵地发动第三次进攻。战斗到下午4点多钟,全班6人牺牲,6人重伤,能坚持战斗的只剩秦建彬一人。
坑道里有一部电话,但架设的电话线被敌人的坦克压断,无法与上级联系。生死关头,他把党员证用红布包好埋在土里,将阵地上所有的手榴弹搜集起来,拧开盖子拉出弦,放在战壕前沿,子弹全压上弹夹,在敌人可能进攻的5个山口都架上机枪,准备最后一拼。
夜幕降临,敌人又组织了新的攻势。秦建彬龙腾虎跃,西边打一阵,东边又打一阵,弄得敌人不知阵地上还有多少人。子弹打光了,眼见敌人冲了上来,他突然想起堑壕里还有一只爆破筒……一声巨响,爆破筒在敌群中开花,死伤一片。强大的气浪,把秦建彬抛出5米多远,他昏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被焦土埋了半个身子,却无一处受伤。
这一天,秦建彬和战友们一起打退敌人21次进攻。增援部队上来后,他又在阵地上坚守三天三夜,截住敌人退路,为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秦建彬这次开创了用爆破筒炸死敌人的先例,志愿军总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战后,七班立了一等功,秦建彬被授予“连战斗模范”、“一级人民英雄”。王直将军强调说:“秦建彬是英雄王成的主要原型,但故事有些情节还取于孤胆英雄王庭吉和独守603.9高地,在40多米内歼敌50余名的一级英雄王兆才等志愿军的战斗事迹。”
影片中描写王成的父亲是上海一位修车老工人,作者采访王直将军时,王将军根据采访的要求介绍了一位被大家所热爱和尊敬的老太太,她为部队培养了一位英雄战士。她就是钟悬山阻击模范班班长、一等功臣、二级人民英雄王万夏的母亲。人们都称她为“光荣的妈妈”。
作者为从侧面反映英雄父母的伟大,及英雄的亲人同王主任的关系,便采用将光荣的母亲改为工人爸爸。王将军说:“我起先也认为影片中描写把小王芳送给“爸爸”抚养不如“母亲”抚养好,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影片中的王主任从事地下工作,后又被囚车带走,爱人已在牢中。当然还是反映王主任与工人的爸爸之间的关系要好,不合情但合理,也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1995年8月南京军区政治部派人到福建看望王直将军,了解和采访电影《英雄儿女》创作的过程,并代表政治部向老将军赠送电影《英雄儿女》录像带。王直老将军认为:影片塑造的王文清这位志愿军高级政工干部的形象,他的人物原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人,而是志愿军高级政工干部群体的缩影。
王直1916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过独立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红军的支队党总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长、支队组织科长、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团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野战军旅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旅政委、师政委。入朝作战期间,先后担任志愿军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2002年12月,老将军被载入大型文献《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他平凡而卓越的辉煌历程,反映他实践自己“一生求真理、全心为人民”的格言。
祝王直老将军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