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 行程最长的少年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
行程最长的少年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
作者:姜风 李军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14 浏览次数:7046
新安旅行团部分团员合影
1933年秋,江苏淮安新安小学七个学生组织了一个旅行团,到镇江、上海等地旅行了50天。
在旅行途中,他们亲眼见到外国人随意欺压中国人的情景,看到上海外滩公园门口竟挂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在参观工厂时,他们亲身感受到工人生活的艰难与辛苦。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和锻炼,他们还上街卖报,到学校去演说,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
对他们的活动,陶行知先生非常支持。他经常和学生们交谈、讨论,进行教育和引导。陶先生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说:“新安儿童自发组织旅行团来沪,不但在中小学演讲,还在大夏、光华、沪江各大学演讲。我向一位大学教授问,小孩子们讲得如何?他说,‘几乎把传统教授的饭碗弄得有些不稳’,虽然是千古奇闻,但确是铁打的事实。”他还写了一首诗表达对这些学生爱国行为的支持:
一群小光棍, 点点有七根;
小的是十岁, 大的未结婚。
没有先生带, 父母也不在;
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
并且,他还给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写了一封信,对学生的行为称赞不已,认为其意义重大。
儿童旅行团实践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使汪达之深感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现在国难当头,学生们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还应担当起社会责任,走出校门,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实践。为了扩大影响,让学生们在救亡活动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应该再组织一个规模更大的旅行团,到全国更多的地方去锻炼和宣传。
这一想法得到陶行知、吴耀宗、黄炎培、吴蕴初等人的支持和帮助。1935年10月10日,宣传抗日救亡的少年儿童团体——新安旅行团成立了。
新旅(“新安旅行团”的简称)成立之初,共有团员15人,均是新安小学的学生,校长汪达之担任旅行团的顾问。
这天清晨,微风拂面,细雨如丝,在群众热情的欢送声中,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新旅出发了。
南京是新旅的第一站。由于旅行团在成立之初资金有限,为节约起见,睡在一间废弃的仓库里。这个仓库阴冷潮湿,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但是,新旅的成员并不害怕艰苦,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吃苦,就是要接受各种困难的考验。
这一天,汪达之带领学生去拜访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刚开始,马超俊并不想见他们,在汪达之再三请求之下,马超俊才答应接见。一见面,马超俊便大声训斥道:“小孩子不在学校读书,出来瞎折腾什么!”
汪达之冷静地说:“马市长,现在国难当头,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呀。”
马超俊蛮横地说:“读书才是你们的本分,赶快回去!”
学生们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重要,救国比读书更重要!”
马超俊一看这些学生年纪都不大,十分傲慢地说:“你们才多大,救国是你们小孩子做的事情吗?我们大人都管不过来,你们小孩子瞎掺和什么!”
新旅的徐之光不慌不忙地说:“日本人侵入我国,现在东北三省已经在他们的铁蹄之下,小孩子成了小亡国奴,所以小孩子也有救国救亡的责任。”小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不当小亡国奴!”
马超俊被辩驳得无言以对,脸色铁青地来回踱步。汪达之接着说:“市长,学生们也是一片爱国之心,此次活动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唤起民众一起共赴国难,抗战救国。”
马超俊说:“蒋委员长有指示,‘先安内,后攘外’。现在国内共匪未平,谈何抗日!”他不耐烦地接着说:“我还有事情,不跟你们瞎扯了,你们给我马上滚回去!”说完就气乎乎地走了。
马超俊恶劣的态度,使学生们看清楚了国民党大官的丑恶嘴脸。但是他们并不气馁,决定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实践,决不退缩。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新旅的经济更加困难了,甚至到了连日常吃饭都无法维持的地步了。
陶行知先生了解了新旅的困难后,动员上海的进步人士再次给予新旅支持和帮助。他们送给学生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地图》《世界各帝国主义侵华史地图》等100套地图,让他们去街上出售,邹韬奋也将他主持的生活书店里的进步书刊交给团员们去出售。得到这些进步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后,新旅逐渐摆脱了困境,又积极开展起各种进步活动了。
一天,新旅团员们去拜见了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
当时,冯玉祥被蒋介石罢免了兵权,只有一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空头名号,没有实际权力。初一见面,团员们就非常吃惊,冯将军的打扮非常朴素,身穿土布棉袄裤,脚穿一双黑土布棉鞋,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伯伯,哪里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呀!
冯玉祥非常和气地和学生们握手,并请他们吃饭。饭菜很简单,不过是一般的大头菜、小米粥和馒头,但是大家吃得很高兴。冯玉祥说:“你们是一群有志气的孩子,我早就听说你们的事了,不简单啊!今日特地请你们一起吃顿饭,说说话!”
汪达之感激地说:“谢谢副委员长,您日理万机,为国为民,真是辛苦了。”
冯将军摇摇头,说:“我是有名无实的副委员长,没有一支枪,也没有一个兵。”他接着气愤地说:“老蒋把半个中国都送给了日本。四万万同胞,就快要沦为亡国奴了!所以,我支持你们的事情,唤醒民众,共同抗日,很有必要!你们的困难还很多,但是你们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学生们坚定地点点头。
1936年10月,新安旅行团来到松江,只见车站军警很多,戒备森严。当团员们准备下车时,那些军警堵在门口,不准他们下车。团员们气愤地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下车!”
警察说:“这是命令,不能下就是不能下,啰嗦什么!”
团员们说:“这是中国的地方,凭什么不准我们中国人下车!”
警察说:“上司有交代,不准你们在松江境内宣传抗日,所以不准下车!”
团员们愤怒了,不顾军警的阻拦,挤下车来,军警们阻挡不了,只好作罢。
新旅在松江期间,住在一间黑暗潮湿的房子里面。
第二天,国民党松江县党部又派人来到他们的住所,命令他们尽快离开。
“难道学生的抗日爱国行为有错吗?”汪达之愤愤不平地想。于是,他带着两名团员去见国民党松江县党部的书记。
汪达之陈述新旅的主张和活动目的,并请书记不要干涉学生们的爱国行为。
书记说:“小孩只管读书就行了,爱国是大人的事情。”
汪达之回答说:“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爱国还分年纪大小吗?”
书记说:“我们松江县不想惹这个麻烦,不允许宣传抗日救国的行为存在。”
汪达之拿出一个题词本翻给他看。书记一见上面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等名人的题词,态度马上有所转变,不再提不许学生抗日爱国的话了。
1938年夏,日军进攻武汉,保卫武汉的战斗打响了。新旅得知这一消息后,冒着炮火,连夜乘车赶往武汉。
到达武汉后,新旅和抗敌宣传队、孩子剧团等社团一起参加了纪念抗战一周年的宣传活动。新旅在街头和剧院表演秧歌、舞蹈、相声等节目,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还冒着敌人的炮火,到部队和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这一年,是新旅成立的第三年,新旅举行了成立三周年茶话会。为了扩大影响,许多文化界、新闻界人士参加了这次茶话会。
陶行知先生也从百忙之中赶来参加茶话会并讲话:“今天,我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你们的学生,我要向你们学习。”并作诗称赞他们:
人从武汉散,
他在武汉干;
一群小好汉,
保卫大武汉。
到了8月,武汉的抗日形势更加危急了。新旅团员们在武汉做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工作,直到武汉沦陷前两天才撤离,前往桂林。
皖南事变后,国共两党关系进一步恶化,桂林被白色恐怖笼罩着,国民党特务大肆逮捕进步人士,新旅顾问汪达之和总干事张平也成了反动派的搜捕目标。新旅的处境十分危险,周恩来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做出指示,让新旅撤退到苏北根据地去。
1941年春,新旅团员们从桂林步行到湛江,从湛江乘船经过香港、上海,然后进入苏北根据地。
来到苏北后,新旅受到热烈的欢迎。新四军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等领导多次接见新旅。
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陈毅、刘少奇骑着马特地到新旅的驻地看望学生们。他们亲切地和每一位团员握手打招呼,一一问他们的名字和年龄。
问完后,刘少奇政委招呼大家坐下,满面春风地说:“新安旅行团,我们早就听说了!你们走到今天很不简单。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辞劳苦,在大半个中国积极奔走,宣传抗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等抗战胜利了,功劳簿上会给你们记上光辉的一笔的。”
他又说:“你们是一个战斗力非常强的团体,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非常难得。国民党反动派不许你们宣传抗日,不准你们出来活动,还设法迫害你们。但是共产党欢迎你们,支持你们,保护你们,你们就把苏北当作你们的家,你们现在可以在这里安心做你们的工作。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抗战工作的继承人,新中国建设的主人,所以儿童工作非常重要,而儿童工作,就要靠你们来做了。”
陈毅军长也风趣地说:“少奇同志讲得好,连我都想跟你们一起去做儿童工作呢!我提议,你们除了做好苏北地区的儿童工作外,华中地区也交给你们来做。”
从1942年开始,新旅在苏北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演出革命话剧、歌剧、舞剧外,他们还做了大量儿童文学的编辑出版工作。新旅团员也发展到100多人。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坚持去各县、区,培训儿童团干部,组织儿童团,将儿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苏北根据地,村村都建立了儿童团。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抗敌小英雄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新旅还编辑出版了《儿童生活》《华中少年》《儿童画报》等进步儿童刊物。
1943年春,日军调集重兵,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他们狂妄地说:“要将新四军消灭在黄海之滨。”盐阜区的抗战形势骤然紧张起来。为了保存实力,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根据地去了。军队转移前,陈毅军长特别关照三师师长黄克诚和盐阜区党委书记刘彬,要他们多加关照新旅。
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新旅来到盐阜区阜东县,那里地势偏僻,居民不多,敌人一般不会去那里“扫荡”。即使敌人去“扫荡”,但因住食困难,也不会长久,加上海滩地方辽阔,也便于隐蔽。
可是这次敌人的“扫荡”不同以往,如同梳头一样,连荒凉的海边也不放过。一次,2000多名日本兵分数路搜索阜东县海边草滩,刚好新旅一个分队20多名队员住在一户农民家里。眼看敌人就要来了,怎么办?前面是敌人寒光闪闪的刺刀,后面是滔滔海水。队长镇静地对大家说:“大家要沉着,不要乱,带上武器,一个跟着一个悄悄地爬到草滩,在草丛里隐蔽起来,没有命令,不许出来!”大家像蛇一样悄无声息地爬进了二尺多深的荒草中隐藏起来。敌人开始在草从中搜查了,情况非常危险。
那些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一字排开,笔直地朝队员们隐藏的地方走来。大家都异常紧张,如果被日军发现,可都没命了。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出,冷汗从脸上滴下来,将手榴弹的弦都拉了出来,如果敌人再往前走的话,他们只有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日军突然往回撤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就在前面几十米的地方,还藏着20多个人。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刚才的形势真是太危险了。
经历了多次危险,新旅的同志们变得更加坚强,也更成熟了。这次大“扫荡”,没有一位同志牺牲,大家安全地渡过了危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盐阜区响起一片庆祝胜利的鞭炮声。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
抗战胜利后,新旅成员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在炮火纷飞的前线演出,慰问伤病员,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1953年,新旅和另外一些剧团组编成“上海歌剧院”。
新安旅行团从成立之初的15人,发展到后来的700多入,历时十几年,从江苏淮安出发,途经全国22个省、市,行程5万多里,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奇迹,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