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老兵风采 > 我的第二个春天
我的第二个春天
作者:徐晓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26 浏览次数:7767
一转眼,我已是80多岁的老翁了!
回顾我这一生,从军33年,转业地方后又10年。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或在地方复杂的党务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在顺境,或是莫明其妙“挨整”的日子里,我本着对党的忠诚,以一个革命军人应有品质,英勇战斗,刻苦工作,多次立功受奖,这一生应是“俯仰天地,无愧于心”了。没有想到的是在离休之后的20年中,在本应“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日子里,我竟又干了一番很有意义的“晚霞胜朝晖”的事。
记得离休后不久,同为新四军老部队第二十一军的老战友吴新华,发起和牵头组成了《拂晓寻踪》编委会,编辑出版《拂晓寻踪》丛书,还编了一份《拂晓寻踪通讯》,作为分散各地的战友们的联络平台。这种在同一部队、同一战壕中共过生死的战友情,只有我们这些当事人才能体会。当年我们一起行军、一起冒着炮火前进、一起打坑道挖战壕、一起爬冰卧雪……共同的战斗历程,让我们这些人结成了比亲兄弟还深厚的战友情谊。如今白发苍苍而天各一方,但那深而又深的眷恋,让我们彼此在不断地苦苦相思。如今我们通过编书,反映新四军这支劲旅的光荣历程,众多老同志往日的军旅生涯,以及老兵在新的征程中的光辉业绩,何等有意义啊。
《拂晓寻踪》编委会是一个以乐为主,乐而有为的小群体。我们白手起家,自掏腰包,编辑出版“拂晓寻踪”丛书,在老部队、老战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战友们纷纷发来一封封发自内心而饱含深情的信,并寄钱寄物来支援我们,使我们更深地体会到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其中所内涵的重大价值与意义。
我是2001年2月参加《拂晓寻踪》编委会的,在这个小群体中既有新闻报道的行家,也有早年军中宣传战线上的领导,还有党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有擅长记实文学的作家,也有造诣颇深的教授学者……大家在主编吴新华的出色领导下,始终亲密无间、齐心团结,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以前从不曾有过的欢乐和欣慰,感受到了新的人生价值。
我对于编刊物、写报道等是外行。主编吴新华一开始就耐心地帮助我这号“老来改行者”尽力提高写作和编辑水平。他把编发《拂晓寻踪通讯》的任务交给了我。头一两期,吴新华让我组稿,由他编辑,给我做示范。随后,我就独力承担起组稿、编辑、发行任务。《拂晓寻踪通讯》办了四年另两个月,共出刊91期。发行量从开始时的每期100多份,逐渐增加到700多份。有26个省、市、区的143个县市、39个部队单位的战友们成了我们的热心读者。因发行量太大,我一人忙不过来了,老伴王宁芳主动来帮忙我搞发行。
连着几年忙下来,我们这个小群体里的人们,毕竟是年岁都已耄耋,尽管大伙兴致不减,但体力、智力日减,只好向老战友们说“再见”了。没有想到《拂晓寻踪通讯》的停刊公告发出后,战友们惜别之情是这么强烈。宝鸡的杨磊同志来信说:通讯“是织在情上的网,架在心上的桥。网遍天南海北,链接苦苦相思的心,使得情有所寄,爱有所托,续写了从青春到暮年悠深友谊的歌。正待继续享用这份挚诚和真情,她却要画上句号了。大幕徐徐落下,可她在我心里并未离去”。住在石家庄的老领导刘健身来信说:”每逢通讯将到时,总是提前几天盼望。一旦收到,就高兴地阅读,爱不释手……几年来,通讯对我来说,不是文件胜似文件,可我比看文件还自觉;不是报纸,可我比订阅的任何报纸都爱读。现在,通讯不得不离开我们了,真比调离一个热爱的岗位还惜别!”杭州战友周湘涛形容通讯停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留有香如故”。而我本人,这几年来为编好通讯虽然劳累,但在与四面八方老战友的频繁联系中,顿觉眼界开阔,心情爽朗,在战友情的海洋沉浸中,进一步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得到了一种无比的欢乐。虽然是无偿的劳动,收获的却是难以替代的另类精神“丰收”。
在《拂晓寻踪通讯》停刊近两年后,2010年又在各方要求下,以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分会名义,以开办《拂晓园地》的新名称,继续作为联系战友们的园地,但发行对象主要以本分会会员为主,对外地战友适当寄发。该刊仍由我和王倩莲同志来轮流编发,发行量360份,已办了11期,同样受到各地战友的热烈欢迎。
这些年来,以《拂晓寻踪》编委会署名出版和协助老首长出版的书籍有22本606.5万字。因为多年来不断地编书出刊,我们的精神状态都十分充实,人人都感到身心愉悦健康,每个人的“健康指标”并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