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他为移民致富倾心倾力
他为移民致富倾心倾力
作者:李玉祥 杨立铨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7-28 浏览次数:7767
王锦江,江苏东台市头灶镇顾村人,50出头,个儿不高,诚实本分,聪明能干。了解他的人,都夸他是带领当地百姓致富的“活财神”,带领群众发家的“引路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王锦江就冒风顶险,从外地引进了甜叶菊,在自留地上种植。到了1982年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王锦江甜叶菊生产带来了机遇和希望。王锦江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心胸豁达,把移民致富视作自己的责任
2004年,东台头灶顾村接收一批来自长江三峡库区的移民。初来乍到的移民人生地疏,生活环境、生产条件与他们家乡都有所不同。王锦江想,移民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千里迢迢离乡背井来到我们这里,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甜叶菊发展的领路人,应该为移民致富作点奉献,让移民与我们当地百姓一样富裕起来。这种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强烈地驱使着他,有时连觉也睡不安。
移民进村后,看到村民种植甜叶菊感到好奇。村民告诉他们,种甜叶菊比种玉米、棉花的收益要高好几倍,正常年景一亩甜菊可收入2000~3000元。听了这一番话以后,不少移民动了心,跃跃欲试。但没有苗怎么办,不少移民为此发愁。
王锦江得此消息后,就赶到四组熊德兴家中了解情况,就地帮助解决困难,一下子为熊无偿提供种苗2万株,并安排邻居指导他种植。熊德兴在承包地种的甜叶菊,第一年就收入8000多元。七组移民熊德青为了来年早春种植也找上了王锦江,提出向他购甜叶菊种根。王锦江二话没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万把棵种根一文不要送给了熊德青。据不完全统计,王锦江几年来为全镇移民无偿提供种苗35000株,种根15000株。提供优质甜叶菊苗头1021斤,每斤仅10元,价值近2万元。
来到顾村的两户移民,第二年都在自己承包地上种上了甜叶菊。农业是一个露天工厂,不可能没有个七灾八难,而且他们种植甜叶菊是初次,缺乏技术,经验不足。王锦江一直把移民种菊的事儿挂在心上,从扦插到遮阳,从移栽到覆盖,从摘芯到治虫,从采叶到出售等,他都派专人给移民指导,有时还亲自到移民的甜叶菊地察看。有一次发现熊德喜的菊上生了造桥虫,菊头被虫吃掉,便叫熊立即施药,减少了损失。
移民栽的甜叶菊,有时会不明不白的枯死,便去请教王锦江。他立即丢下手中的活儿,驱车赶到地里,一看原是地老虎在作祟,立即给其开了个“药方”,效果十分明显。
诚实助人,把关爱移民视为应干的善事
王锦江从引种扩种甜叶菊,发展到全镇大面积种植甜叶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销售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曲折。2007年和2008年,甜菊销售行情甚好,仅顾村有几户一年甜菊收入就达20多万,移民熊德兴、何家富等人一年收入也有2万多元。到了2009年甜菊价格低下,甚至销不出去。王锦江视群众利益为己任,三下江西,两去青岛,四处奔波,千方百计为群众增收找出路。
这一年夏季,移民见甜叶菊收购价格不理想,有的思想有波动,并有少数人产生过激行为。镇政府及时与王锦江等收购站和收购点协商,王锦江顾全大局,把全镇40多户移民所生产的甜叶菊一律按保护价每斤4元收购,让菊农们吃了定心丸,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