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甲午战争败因检讨
甲午战争败因检讨
作者:张楠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17 浏览次数:7767
甲午海战
120年前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原因很多。防止甲午战败的教训重演,是今天检讨甲午战争的目的。笔者认为,检讨甲午战败的教训,应抓住当时中国社会落后、战争筹划混乱和军队不堪其用三个方面。
政治落后腐朽。延绵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封建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使国人对中国域外的事物茫然无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饱受严重内忧外患的困扰,奢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修修补补地保存“封建制度”,不可能动员全国民众齐心协力地支援军队打仗。加上中国上自朝廷、下至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缺乏认同感,只知道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对日本大举入侵、中国灾难临头的危机麻木不仁。
清末中国,皇帝和太后至高无上,军队只能遵照远离战场帝后的旨意行动,圣旨成为筹划战争和战场指挥的依据。尽管清王朝处于没落之中,借战争环境之故强化封建纲常,军民人等也只能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有杀身之祸。由于精神上的没落,掌握近代化武器装备的陆海军官兵仍拖着封建主义辫子,根本不清楚“为谁打仗?打什么仗?如何打仗?”这些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期冀他们主动谋划、积极求战,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即使少数官兵作战英勇也于事无补,为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战争动员乏力。甲午战争时,中国仍是封建专制国家,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增长乏力,且历经英国、法国、俄国等列强连续入侵,国家积贫积弱,经济下滑、财政困难。然而与日本相比,经济实力和总量还没到不堪应付局面,进一步动用财力提升北洋舰队的作战能力仍绰绰有余。但关系国家存亡的防务力量建设,居然不是清政府的主业,北洋舰队等新式军队建设经费靠各路大员自行筹措。清政府明知日本是主要敌人并准备进攻中国,竟然驳回北洋舰队购置速射炮的请求,不愿拿出百万两白银以资应急,而战败后赔款高达2.3亿两白银之巨!甲午战败,不但丧权辱国、巨额赔款,清政府还很快垮台。短视的做法真是愚昧到家!
“明治维新”确立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日本的生产力快速释放。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垄断财团和日本政府相勾结,急于掠夺资源。资本主义经济动物的外侵性,迫不及待推动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并动员全国力量扩军备战。1890年起,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30%作为军费。明治天皇每年从皇室预算拿30万元建设海军,全国官员拿出10%的薪俸建设海军,富豪、贫民甚至娼妓都为发动甲午战争捐款捐物,形成举全国之力侵华的局面。
中日两国战争动员的对比,说明执政者的目标和能力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作用。短视必然战败,进而输掉包括政权在内的更大利益。
军备徒有虚名。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鉴于两次鸦片战争、日本侵略台湾和中法战争的教训,为防日本进攻,购买武器装备建设陆军和海军。陆海军总兵力达80余万人,仅北洋舰队就有舰艇25艘、4000余人,舰船吨位与火炮性能均不逊于日本海军。定远、镇远两铁甲舰排水量均达7800多吨,建有旅顺、大沽和威海卫三个海军基地,高薪聘请“洋教习”训练海军。但这种军备无目标、无计划,没有针对日本侵略而“真打实备”,失去了价值。不改变落后的军事思想和军队体制编制等,只是买炮和买舰,耗资巨大的军备没有作用。战争爆发一年前,北洋舰队有炮无弹已非秘密。但上下众多知情官员,竟无人采取措施改进。战争爆发后,北洋舰队虽舰巨炮利,但没有炮弹,只能吞下战败的苦果。
加强军备建设是为了赢得战争,这是任何国家发展军力的根本目的。发动甲午战争前数十年,日本军备是真打实备,一直以中国为“假想敌”扩军备战:建设24万人的新式陆军、总吨位6.2万吨32艘军舰和24艘鱼雷艇的新式海军。开战前,日本探明中国军队没有作好战争准备,将军国主义疯狂性和对外扩张冒险性结合起来——不惜对中国一战,终于冒险成功。这种心态至今仍主导着日本及其对华政策。
决策机制腐朽。封建伦理道德主导的清末,朝廷旨意就是决策。“一言堂”导致了严重灾难,高官和将帅们只能建言,由皇帝或太后最终决定。这种封建家长制,决定了应对外敌入侵不可能有民主集智决策,不可能集中正确的意见指导战争。
仓促宣战后,清政府不知道怎么打仗。用国内陆地战场镇压太平军的战法对抗日本来自海上的侵略显然无效。清政府决策处于混乱中,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和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始终争斗不止。皇帝和太后远离战场,根本不了解战场情况及变化,所获信息经多次过滤,已滞后战场很长时间。秉承皇帝旨意办理军事筹划的军机处全部是兼职的封建文官,根本不可能筹划和制定对抗日本大举进攻的作战决策。前方将帅只能绝对服从,很少主动思考、筹划和指挥作战,在日本海陆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完全丧失了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彻底惨败。
帝后不但决定如何打仗,还决定战场厮杀将帅的生死。战场将帅势微力薄,被动执行圣旨,惶恐不安地等待处罚甚至阵前正法。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以戴罪之身,承担指挥重任,完全丧失御敌的主动性。战斗艰难进行时,圣旨是“任何舰艇都不能落入敌人手中”;当丁汝昌试图保船而突围时,新的圣旨是“要将冒着微乎其微可能性风险突围的人正法”。这种朝令夕改、自相矛盾的决策,令丁汝昌别无选择,只有自杀殉国。消极应对,坐等调停。战争爆发前,主和派凭想象认为日本必不敢挑战国际惯例而公然寻衅。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寄希望于英法俄等列强主持公道、出面调停。这是清政府把儒学糟粕“宁赠友邦、勿予家奴”变为“对百姓欺压、对外敌忍让”。日本肆意进犯中国源于列强的纵容,它只不过充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急先锋。清政府指望列强调停,乞求豺狼主持公道,足显愚蠢至极!
对比之下,日本做了大量精心准备。1868年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和向北、向南攻伐目标”;1887年制定了以五年为期、侵略中国的《清国征讨策案》,并精心研究战胜中国陆海军的对策。精心策划的侵华决策,使日本未开战已赢得先机。
指导方略混乱。清政府对甲午战争的目标茫然无知。战前虽有“御敌于海上”的设想,却对中华兵圣孙子教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无真切认知,致战争指导方略陷于混乱。其可称为战争指导方略者,以“海守陆攻”和“保船制敌”为代表。这两策一出,已埋下了战败的伏笔。
“海守陆攻”,陆海失控。甲午战争前,经过两次“海防”大讨论,清政府海防思想有所增强,修建了海防炮台,购买了军舰,但对制海权仍处于蒙昧状态。清政府并未解决如何运用海军于抵抗侵略的问题。“海守陆攻”是消极防御,没有发挥海防建设和陆上作战占据主动的优势,导致陆上战场依次失败,保卫海军基地的要塞炮台相继被日军占领,使海军基地受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夹击,北洋舰队遭致覆灭而最终战败。
“海守陆攻”制约了中国陆海军的协同作战。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是自卫作战,据有依托国土、地形熟悉、要塞成型、利于防守等多种优势。日本则是劳师远征、渡海作战、背水攻坚、冒险性强、成功把握小。若改为“海攻陆守”,中国一方的战场态势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北洋舰队将前出实施海上机动作战,阻滞日本海军于中国外洋,挟制其对登陆兵力的掩护;寻歼日本舰船,阻挠日军在中国沿海选择登陆场,可袭扰和粉碎日军的登陆作战。中国陆军则依托炮台要塞,积极抗击日军登陆和在运动中实施防御作战。
“保船制敌”,船毁人亡。“保船制敌”,导致北洋舰队将保船升为第一目标,制敌降为第二目标。受其制约,北洋舰队不可能主动出战以寻歼日本海军舰船,只能退缩设防港口,并被当作固定炮台使用;不能根据预先海防建设设置战场,只能坐等日舰来攻;不能主动前出远距离反制日海军,日海陆军得以协同作战而无所顾忌。北洋舰队在舰船大批损毁的同时,无数官兵沉溺海中,“保船制敌”成为泡影!若改为“制敌保船”,则情况会根本改观。以“制敌”为第一要务,北洋舰队必将主动出战,想方设法寻找战机打击日军舰船,则“保船”目标可顺势实现。
与中国反差巨大的是日军“海陆并进,协同作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使日本陆海军目标一致地为侵略和掠夺中国通力合作、协同作战。日本不但以中国军队为假想敌进行了长期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有全套作战方略;还对战胜、战平和战败后退守本土等,都精心制定了应变计划。在战争全局上日本是冒险,但每个阶段、每次战斗都精心策划、精心指挥。通过逐次进攻,使战争冒险变得越来越有把握,由不可能成为现实。
战场指挥失措。当战场移向中国境内后,清政府更加恐慌和混乱:如何从全局部署军队?如何决定防御与进攻?如何依托国土作战,发扬既有海防设施的优势?如何以逸待劳,抓住日军软肋予以打击?陆海军如何协同作战?北洋舰队如何夺取海战场主动权?其他舰队如何支援北洋舰队作战?陆军如何支援和保卫海军基地、军港?北洋舰队如何为陆军提供远程掩护和支援?战场指挥没有计划和应变举措。
在战场指挥上,更是混乱不堪:陆战场上,日军先在辽东半岛庄河的花园口登陆未遇到任何抵抗,长驱直入占领了北洋舰队重要基地旅顺;后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只遇到轻微抵抗,很快攻占威海港南岸炮台。防守北岸炮台和威海卫城的中国军队立即弃守逃遁,使北洋舰队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海战场上,清政府命令北洋舰队或巡弋于旅顺至威海一带海域,或龟缩于威海港内。黄海海战打响不久,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受伤,导致指挥瘫痪,参战各舰只能各自为战。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是“舰队出击”、“拼死一战”,还是“水陆相依”、“固守待援”等,始终游移不定,坐失陆海相依与协同作战的优势和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笔者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能者胜、能者相逢快者胜,是军队战胜敌人、赢得战争不可忽略的重要法则。
中国军队失勇。狭路相逢勇者胜!顽强的作风、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任何时候都是军队战胜敌人、赢得战争不可或缺的品格。
失勇,导致战场局势迅速恶化。面对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不堪一击。1894年10月24日起,负责鸭绿江一线作战的3万多中国陆军疏于防守,在日军攻占虎山后,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导致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1895年1月17日,由于缺乏战胜日军的勇气,中国陆军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均遭挫败。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7日夺营口,9日陷田庄台。10天之内,中国陆军百余营6万多官兵从辽东全线溃退。用“兵败如山倒”形容一点不为过。
忠勇双全是中国人历来对军队将士的期盼,没有忠诚就没有勇敢。北洋舰队将领中可言勇者仅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过半数战舰管带,面对保船无果、战胜无望而纷纷自杀。“不成功则成仁”式的忠君,绝非真正的忠勇!120年后,这种精神糟粕仍在毒害人。少数专家依然赞叹北洋舰队将领“杀身成仁”的“爱国行为”,其实是对忠勇的莫大讽刺。更有甚者,日军总攻刘公岛时,北洋舰队幸存的十余艘鱼雷艇竟在管带带领下结伙逃命。
中国军队失智。勇者相逢智者胜!缺少战胜敌人的智慧,即使勇敢也不可能打胜仗。中国军队指挥官思想保守、战法呆板、手段有限,在深谋远虑、计划周密的日本军阀面前,立即被“见招拆招”而显得“技穷”。
失智,导致中国军队战局判断、作战方针、战场行动等完全错误。陆上作战误判日军主攻方向,臆断日军第一、第二军将合力攻取奉天,打通锦州、葫芦岛一线,进逼山海关,然后与渤海湾登陆部队会攻北京。因而部署10万重兵防守奉天、辽阳、山海关至天津一线,仅用3万余人应对日军主攻的山东半岛,防守黄海要害的荣成仅1400余人。海上作战消极应付。北洋舰队只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龟缩在威海卫港内,将黄渤海制海权拱手送给日本海军。中国军队依托国土作战的优势丧失殆尽,可实施海战场与陆战场协同作战的有利局面荡然无存。将领缺乏战胜敌人的智慧,致使耗费巨资的军备毫无用处。
中国军队失能。智者相逢能者胜!智慧只有转变为能力,才能战胜敌人、赢得战争。中国军队失能,使日本的军事冒险轻易甚至意外地成功。日本陆军第二军2.5万兵力在海军支援下,从包抄旅顺的花园口连续登陆十余天,相邻中国陆军竟无相应举措阻击。1894年9月初,由成欢溃退至平壤的直隶提督叶志超奉命指挥平壤防御作战,因其刚打过败仗,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升阿所部拒绝服从指挥,导致平壤一仗未战先败。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曾当过太平军,投降淮军后受李鸿章重用。因此,令他不可能违背李鸿章的意图而主动作为,只能不走样地执行清政府的昏庸决策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失能的中国军队,在整个战争中竟然没有组织一次成功的战斗。
中国军队失速。能者相逢快者胜!“兵贵神速”是亘古不变的军事原则。早在1874年,日本驻华公使柳原前光就预言战争:“我国利在于速决”。战略持久、战斗速决是弱国战胜强敌、赢得战争的法宝。然而,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屡屡失速——失去了及时处理战场态势和指挥作战的时机。一是指挥决策慢。全部指挥决策,均由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皇帝或太后批准才能发出。这种陈腐而缓慢的指挥体制,不可能及时反映战场情况、做出正确决策。二是兵力行动慢。攻占朝鲜后,日军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发动进攻,一举将战线推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中国军队由平壤迅速溃退,未能及时组织鸭绿江一线防御,致国内战场作战再陷被动。在日本军阀的“筹划早、决策快、进攻快、转换快”面前,清政府遗老遗少们老牛拉破车式”的指挥决策和应付性作战,完全丧失了主动,被并不强大的日军打得一败涂地。
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是国家和人民抵御侵略的主力,是弥补国家力量衰落和战争筹划不足的最后屏障。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四失”使这最后一线希望化为泡影,国家受辱、人民遭难、政权垮台已无可挽回。
甲午战败的教训弥足珍贵
甲午战败,使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愈加深重——清政府被迫向日本赔偿2.3亿两白银赔款、割让台湾,中国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化。日本掠得发展资本主义的巨大资源,军国主义恶性膨胀,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日本冒险发动甲午战争并尝到了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吞并中国、独霸东亚的胃口,膨胀了称霸世界的野心,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远东和亚太地区的安全和发展。甲午战败的教训很多,根源在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落后、战争筹划混乱和军队不堪其用等。能战方能止战,止战方能胜战!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之争,战场上不能得到的,谈判桌更不可能得到。战争来临时,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的维护与巩固,只能来自战场的胜利。因此必须在战争来临之前就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120年后检讨甲午战争,应从历史潮流、战争筹划和军队改革等方面深挖根源,并引以为鉴,克服现代化水平不高、决策机制和指挥能力及海上实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应对敌对势力可能发动的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坚持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持军队作战;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发扬光大我军的优良传统;克服依然存有跟在外军后面亦步亦趋地研究现代化战争的思维定势,主动设计战场乃至设计战争,掌控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的主动权;诱使和逼迫敌人按照我们的节奏行动,瞄准敌人的软肋和死穴,以己所能击敌之不能,全面提升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水平和能力。只有赢得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才能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今天我们检讨甲午战争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