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陈毅肖菊英婚恋传奇
陈毅肖菊英婚恋传奇
作者:吕春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6-17 浏览次数:7767
肖菊英是陈毅一生的初恋。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红军恋人,然而肖菊英的死,给陈毅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陈毅在《忆友诗》中寄托了对亡妻深深的哀思。
2001年在陈毅元帅百年诞辰之际,四川省乐至县元帅家乡“陈毅元帅纪念馆”隆重开馆,纪念馆展出一组陈毅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忆友诗》。全文如下:
忆友诗
(1931年秋)
余妻肖菊英,不幸牺牲,
草草送葬,夜来为诗,哀哉。
泉山渺渺汝何之?
检点遗篇几首诗。
芳影如生随处在,
依稀门角见冰姿。
检点遗篇几首诗,
几回读罢几回痴。
人间总比天堂好,
宿愿能偿连理枝。
依稀门角见冰姿,
影去芳踪我不知。
送葬归来凉月夜,
泉山渺渺汝何之。
革命生涯都说好,
军前效力死还高。
艰难困苦平常事,
丧偶中年泪更滔。
诗的字迹俊秀飘逸,一看就是陈毅元帅的手迹。在诗的末尾附注陈列说明:此诗系陈毅元帅的胞弟陈季让先生保存。“文革”时期,陈先生因曾在国民党军中服务的历史问题,害怕抄家,叫堂弟陈孔昭帮助清理手中的旧资料,因而发现此诗,并献给乐至县人民政府。
志同道合的红军恋人
肖菊英祖籍江西泰和县上田乡,她出生在信丰县的嘉定镇。肖菊英从小聪明伶俐,七岁时便经常在同伴中给小朋友讲一些英雄故事,会背一些唐诗宋词。
1927年春,陈毅所在的红军部队进入信丰,当时只有15岁的肖菊英,积极参加欢迎红军的大会,在街头宣传革命道理。她一会儿吹笛子欢迎红军,一会儿作诗绘画赞美红军。她长得秀美,一副瓜子脸,白皙的皮肤,深深的酒窝,甜脆的嗓音,齐耳的短发,英姿飒爽。
1930年夏,陈毅来到赣南组建红二十二军时,决定在信丰创办一所红军干部学校(以下简称“红校”),校址选在信丰县黄泥排。
报名第一天,肖菊英和几位女同学挤在长长的队伍中格外显眼。陈毅是红校校长,还兼任政治课教员。陈毅的谈吐与气质一下子征服了肖菊英那颗少女的心。
一天深夜,一阵激烈的枪声打破了宁静的夜空,原来是一支国民党军队企图偷袭红校。那时,红校除了教员,学员都没有枪。陈毅、毛泽覃、彭加伦、张扬等人一边派人到县城军部请求增援,一边组织学员突围。
“赶快撤退!”陈毅发觉肖菊英还站在身边,他威严地命令道。
“不!我要和您一起战斗!”肖菊英理直气壮地回答。
陈毅急了:“太危险了!你必须赶快离开,跟上队伍!”
“正因为危险,我才不愿意离开你。”肖菊英含着眼泪请求,“要死,我愿意跟你死在一起!”说完,肖菊英脸颊绯红,急转话题跺着脚说:“你是校长又是军长,责任重大,更要注意安全,我们的红军不能没有你!”
1931年9月的一天,秋高气爽,陈毅骑着一匹白马,牵着一匹棕色的马前往肖菊英家。正在家中的肖菊英和母亲胡金兰出来迎接。
陈毅的到来,让肖菊英的父母特别高兴。肖家的一些亲戚也闻讯赶来,都想一睹红军军长的风采。为了款待陈毅,他们做了当地的特色家常菜:炖豆腐、小炒鱼、红烧肉、蒸水蛋和萝卜骨头汤,还烫了一壶甜米酒。
席间,陈毅诚挚地对胡金兰说:“我今天来这里,一是拜访两位长辈,二是求婚。小英政治觉悟高,人又聪明能干,我很喜欢她,能得到她的陪伴,是我一生的幸福。”
胡金兰是县妇女解放协会常委,思想进步,当即欣然表态:“婚姻大事你们决定。只要她本人同意,我们完全赞成。”
10月间在江西泰和,肖菊英与陈毅这对红军恋人终成眷属。
肖菊英牺牲真相
婚后,陈毅和肖菊英两位新人转战吉安、兴国、于都、宁都、赣县等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度过了他们的“蜜月”。
1931年6月,中共赣南特委成立,陈毅被任命为特委书记,肖菊英为特委机关秘书。此时,“左”倾错误已经在中央苏区流行,肃反严重扩大化,到处乱抓乱杀,人心惶惶。
赣南特委住在兴国县城的李家祠堂。这个宅子里有一口古井,供村里人在祠堂集会时饮用。平时井口有木板盖着,没有井栏。
一天深夜,陈毅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他心事重重地对肖菊英说:“我刚接到命令,明天去于都参加紧急会议。李韶九在于都肃反,我此行可能凶多吉少。你我都不是AB团(全称为“AB反赤团”,是北伐战争时期在江西建立的右派组织),对革命向来都很坚定。万一我三天之内回不来,可能就不在人世了。你不要过分悲伤,要充满信心,投身到革命战争中去。”第二天早晨,肖菊英默默无语,目送陈毅策马而去。
陈毅急急忙忙地赶到于都,才知道是开地方工作会议,部署反围剿准备工作,其中有一项是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肃反扩大化。真是虚惊一场!
会议一天就结束了。本来陈毅可以按时回到兴国,但得知李韶九要捕杀于都仁凤山区区委书记徐复祖,他便改变了主意。徐复祖虽是地主出身,但对革命忠心耿耿。陈毅决定赶往于都徐复祖处,向当地党组织传达立即停止肃反扩大化的精神。到第三天下午,他突然想起与肖菊英的约定,这才匆匆赶回兴国。谁知在回兴国的途中,遭国民党靖卫团的袭击,因而回到兴国县城时已是第四天下午了。
陈毅迈步推开李家祠大门,只见妻子全身湿淋淋地躺在一块门板上。陈毅猛扑上前,跪倒在地,抚尸痛哭:“小英,快醒醒,我是陈毅,我回来了!”言辞凄婉。陈毅后悔自己离家前跟肖菊英说了那一番生离死别的话,更怨恨自己没能按时赶回。
关于肖菊英的死,许多文章说她在三天后未能等到陈毅归来,料定陈毅遭遇不测而投井自尽。
2010年5月1日,笔者踏上了红色旅途,去江西兴国旅游采风。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肖菊英的死纯属意外,而非自杀。
据村里几位老人追忆,出事那天,也就是陈毅约定的那个第三天,肖菊英还和兴国城市中心区委书记谢毓泉、城区苏维埃主席谢良谋在一起,部署发动妇女做军鞋的事情。她的言谈举止,根本没有自杀的迹象和绝望的神情。
村里几位幸存的老人说,那天晚上,月黑风高。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又传来狗叫声,可能肖菊英急忙前去开门,一脚踏空,落入了没盖盖子的古井。
老人们的根据是,陈毅去于都开会的第三天夜里,肖菊英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见有敲门声,又伴随着街上的狗叫声。她以为是陈毅从于都归来,不禁喜出望外,便匆匆下楼去开门。不料这里刚下过阵雨地面很滑,在没有灯光和手电筒的夜晚,一脚不慎踏偏掉进了古井里。她一只鞋失落在井旁,加之白天的言谈举止。因此断定,肖菊英决非自杀。
陈毅悲痛欲绝地埋葬了肖菊英。他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发现一叠诗稿,其中一首七言律诗:
纤纤新月挂黄昏,
人在幽闺欲断魂。
革命为何容奸猾,
肃反岂可诛忠臣?
灯花占却烧心事,
罗袖长供把泪痕。
夜夜填词笔难放,
须知恩爱是愁根。
陈毅读后,悲痛欲绝,他含悲写下了那首饱含思恋之情的忆妻诗。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随时准备献身革命的陈毅,惟恐此诗万一落入敌手,会株连肖菊英的亲属,便故意写作《忆友诗》,并把它一直带在身边。
旧情难忘真英雄
肖菊英是陈毅一生的初恋。肖菊英的死,给陈毅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1937年10月,陈毅由赣南的油山出山前往湘赣边境的武功山一带,向谭余保率领的红军游击队传达国共合作指示。途经兴国,他找到国民党兴国县县长邹光亚交涉释放“政治犯”的问题。借此机会,他在兴国地下党同志的陪同下,来到肖菊英的墓地凭吊。
然而,在那战乱时代,由于国民党军队构筑工事把原址原貌破坏得面目全非,连墓地的影子也找不到了。目睹荒草凄凄,残砖朽木,陈毅感慨万千。回到下榻处,写了一首七绝,题为《兴国旅舍》:
兴城旅夜倍凄清,
破纸窗前透月明;
战斗艰难还剩我,
阿蒙愧负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