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航空母舰”保家护航五十载——访新四军老战士俞惠如
“航空母舰”保家护航五十载——访新四军老战士俞惠如
作者:蒋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6-12 浏览次数:7767
她一生抚育了12个子女,以过人的精力操持着大家庭,以无私的母爱将12个孩子培养成人。周总理送她一个“航空母舰”的称号,毛主席夸奖她是一位“母亲英雄”。 她是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坚韧的新四军战士。
俞惠如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一个小商人之家,母亲只生女不生男,为破“九女星”,给她起名“小九子”,但最终还是生下九个姐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俞惠如跟随学校走上街头讲演,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演抗日救亡的戏,演唱抗日歌曲,这年俞惠如12岁。13岁她当上“五河女子宣传队”队长,14岁当上“战时工作团”宣传委员兼“抗日小学”校长,15岁任皖东北三区妇救会主任,16岁入党,任三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随部队南征北战。之后又任东北军区幼儿园主任、军委炮兵司令部直属政治处干事、副主任,多次被评为“模范工作者”、“三八积极分子”、“五好干部”。
她生育了12个孩子,周恩来总理称她为“航空母舰”
入伍一个月,俞惠如随部队南下苏北淮海、盐阜地区,一天走几十里路,脚上打起血泡。睡觉门板当床,吃的是地瓜干煮白菜。
在俞惠如入伍后的一次欢迎会上,她遇上了任新二旅政委的吴信泉,正是这次初见,展开了他们一辈子的故事。1940年12月22日,两人结婚,自此,相濡以沫的夫妻携手走过了52个春秋岁月。
1941年10月28日,俞惠如在老乡家诞下第一个孩子。孩子难产,一天一夜生不下来。丈夫吴信泉闻讯赶来,从后面将俞惠如拦腰抱起,上下蹲跳。接生婆抓住两只小脚,硬拉了出来。俞惠如即刻昏死过去。吴信泉立刻给师卫生部打电话,请来了保健科科长曹维礼医生。医生给她打了强心针才救活。大女儿出生在阴历9月9日重阳节,故取名“重阳”。18天后俞惠如便席地而坐,参加旅党代表大会了。
第二年底,俞惠如在一个老乡家的厨房地上,生下了大儿子皖湘。1944年5月16日,在吴圩子随军医院生下二女儿“淮阳”,取自她的出生地淮海区泗阳县。1945年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她于后方医院生下二儿子“苏宣”。
1946年初,在通辽、开鲁之间的道德营子,土匪的一颗手榴弹在俞惠如住的房子窗前爆炸,将她震倒,右眼负伤。由于弹片残留在眼内,视力基本丧失,被定为二等乙级残废。在以后的50多年里,俞惠如实际上是在用一只眼睛看东西。
11月中旬,部队强行军到达余良堡、大平附近,这里是被誉为“死亡之旅”的大沙漠地带。西北风呼呼的叫,刮起黄沙天昏地暗,睁不开眼,而东西走向的辽河挡住了去路。此时,前有两个团的敌人阻截,后有一个团的敌人追击,形势异常险恶。吴信泉果断决定:快速淌过河去!隆冬的东北,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全旅6000多人,浩浩荡荡徒涉冰河,仅有的一只小船,照顾了带小孩的家属。
1947年11月10日,俞惠如在齐齐哈尔生下三儿子“皖平”。1949年1月5日,在沈阳生下三女儿“新阳”。1950年7月18日,生下四儿子“平安”,寓意信泉打仗平安归来,后听从副军长谭友林建议,改为“安平”。1952年3月3日“龙抬头”那天,在辽阳生下五儿子“希平”,正值朝鲜战争时期,寓意希望和平。
之后,俞惠如分别在1953年、1954年、1955年和1957年,生下六儿子“小平”、七儿子“十平”、八儿子“利平”和四女儿“利阳”。
1960年夏天,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舞会上,俞惠如请周恩来总理跳舞。当时正值周总理成功访问了东南亚七个国家后回国不久,俞惠如和总理边跳边聊天,她说:“周总理,你真是了不起,访问了那么多国家,跑了那么远的路,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比孙悟空还厉害呀!”总理笑了:“你也厉害呀,生了12个孩子,是‘航空母舰’呦!”一曲结束后,总理把俞惠如领到毛主席面前,让她与毛主席跳舞,总理介绍说:“这是12个孩子的母亲,我叫她‘航空母舰’!”主席说:“生养12个孩子吗?不容易呀!是‘航空母舰’,也是母亲英雄嘛!”
12个孩子在俞惠如的教导下,都在不同岗位上成了材
俞惠如先后任东北军区幼儿园主任和炮兵司令部直属政治处干事,平时工作繁琐。孩子们都说:“到我家来找妈妈的人比找爸爸的人多。”常常是午饭时刚刚拿起筷子,人就来了,中午经常睡不成午觉。晚上来的人就更多了,有时一晚上来三批人。
周末,俞惠如会多睡一会儿。孩子们起得早,他们走路轻轻地,说话也小声,生怕吵醒母亲。吃饭时,父母没上桌,谁也不会动筷子。切西瓜总是给父母两块最大的,抹奶油面包也总是父母的涂得最多。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妈妈最重要。
皖湘参加八一足球队,第一个月的津贴全给了俞惠如;重阳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上大学,第一个月的津贴全数寄给了俞惠如——12个孩子都这么做。“当我收到这份钱,我做母亲的心是暖和的,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骄傲。”
1960年至1962年,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严重不足。俞惠如家半大的男孩子多,都在长身体,饭量比大人都大。为了让孩子吃饱饭,俞惠如绞尽脑汁。
她吩咐警卫员每天早早地去菜站等运送白菜的车卸车,捡些丢弃的白菜叶子,拿回家后,重阳、淮阳带着弟弟妹妹们把白菜叶摘洗干净,交给炊事员掺在玉米面里蒸窝头。俞惠如还找出家里所有的玻璃瓶子,养上小球藻,长满后捞出来,加在玉米面中,按当时的说法,小球藻里有很高的蛋白含量,可以代替粮食。冬天,俞惠如被诊断得了浮肿病,按规定有浮肿病的人每月可以供应二斤黄豆。俞惠如将黄豆买回来,让炊事员煮一煮或炒一炒,分给孩子们吃。
虽然吃不饱肚子,孩子们却很懂事。吃饭时按人分配,分多少吃多少,从不争不抢。十平六七岁,吃饭时他用一双筷子不停地将稀饭里的米粒往嘴里扒,当碗里只剩下米汤时,将米汤几口喝下去,放下筷子就走。俞惠如和吴信泉总要将碗里的饭扒出一半给小的孩子,十平摇着头说:“不要。”看着让人心疼。
许多人问俞惠如:“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懂事?”这和俞惠如家的传统有关:大的管小的,小的听大的。这种管理和服从的关系不是强制的,而是在友爱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从弟弟妹妹生下来起,哥哥姐姐都是争着、抢着、偷着去抱、去逗、去喂奶、喂饭、洗脸、穿衣服,轰都轰不走。俞惠如也注意维护大的威信,很少在小的面前训斥大的。
夫妻携手并进半个世纪,彼此不离不弃,平淡却不平凡
“文革”初期,有人给全国妇联写了一封匿名信,反映某首长夫人一些生活方面太讲究,俞惠如被怀疑是写这封信的人,于是被列为司令部的批斗重点,大字报批,直政处开会批,参谋长亲自主持司令部开会批。
1977年11月9日至11日,全院继续开批判“炮兵小帮派”大会,俞惠如晚上心脏病发作,带病参加。11日上午,俞惠如感到胸闷憋气,实在坚持不住,便含了一片硝酸甘油,闭眼想迷糊一会儿,突然听到发言中说:“俞惠如通风报信,是‘小帮派’!”俞惠如气得心里颤抖,又含了两片硝酸甘油,站到台上去。这时三片药卡在她嗓子里,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不得不借口水把药咽下去。主持会的副司令,让俞惠如坐下来讲。刚坐下来,就听见台下大呼“站起来!站起来!”俞惠如还没来得及讲话,就被突然冲上来的几个造反派围攻。
精神折磨、病痛和信泉频繁发作的严重心脏病,压得俞惠如喘不过气来。俞惠如一个人独自坐在办公桌前,大哭了一场。信泉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惠如,你是受我的牵连。我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我们都问心无愧,要经得起党的考验……”
1990年是吴信泉和俞惠如金婚50周年。古语说:“年轻夫妻老来伴”,俞惠如和吴信泉这辈子“夫唱妇随”,到老了更是形影不离。年轻时,丈夫心疼妻子生孩子多,战争年代没吃没喝,吃了不少苦,在生活上体贴她。知道她有流鼻血的毛病,特意采些止血草,将草在手心里搓一搓,塞进她鼻子里,然后用手指揉一揉,血就止住了。妻子则心疼丈夫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经常犯头痛和眼疾,想办法买人参熬汤给他喝。晚年吴信泉又忍受心脏病的煎熬,完成那么多的工作,俞惠如细心地安排他的衣食住行。
他们一直住在一个屋,同一张床,同一床被,晚上听着彼此的呼吸声睡觉,丈夫有轻微的不适俞惠如都能知道。每天午睡和晚上睡下后,俞惠如都用风油精给吴信泉按摩头部、颈部和脚心。到后来吴信泉病重,不能看电视,也不想听收音机,俞惠如就每天给他唱歌,唱京戏、黄梅戏。每次唱完歌,吴信泉都微笑着说:“再来一个。”
如今丈夫已逝世多年,但俞惠如的晚年并不孤独,除了有很多人关心她之外,在她心中,丈夫依然陪伴着自己。她的床上仍然摆放着他的枕头,她的牙缸里仍然放着两只牙刷,红的是自己的,蓝的是他的,凡是他爱吃的糖果、水果,遗像前都放上一份。虽然时空将他们隔开,但它隔不断夫妻的心,他们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